■本报记者 刘臻
近日,我市一体重达240斤的产妇在市中心医院成功分娩出11斤重的“巨大儿”(详见《衡阳日报》12月10日6版),此事经本报报道后引发热议。网友纷纷为该院产科出色的医疗救治能力点赞的同时,也为产妇营养过度导致自身和胎儿体重“暴涨”感到“震惊”。
孕妇体重增加,这难以避免,但孕期体重过度增长,则会对孕妇和胎儿产生即时或潜在的健康影响。如何做到营养搭配合理?既让孕妇保持体型又让宝宝宫内发育不受影响?
就此,记者特采访了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硕士生导师贺栋梁博士。
贺栋梁认为,多数准妈妈在确认自己怀孕后,都会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营养问题上,如何有效补充营养甚至成为其家人及朋友共同关注的话题焦点。遗憾的是,多数人关心的重点多为“营养摄入不足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甚至畸形”,却忽略了“营养过剩可能对胎儿产生的不利影响”。事实上,近年来随着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高发,因体重过度增长导致营养过剩而产生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它不仅可增加妊娠糖尿病、高血压、产后肥胖、巨大儿、难产的风险,而且新生儿成年后发生肥胖及肥胖相关疾病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孕妇应该如何饮食,才能达到营养均衡,防止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呢?贺栋梁说,营养问题应因人而异,不存在一个方案适用于所有人,因此建议有条件的孕妇在孕前进行营养评估,在此前提下辨证施膳,怀孕后再遵循孕期相应的饮食原则进行营养摄入,保证孕妇和胎儿都能得到合理营养。
贺栋梁根据孕期的三个阶段制定了“营养指南”:
1.孕早期营养原则。处于孕早期(孕1周—12周)的准妈妈大多受妊娠反应困扰,食欲欠佳,这个阶段,准妈妈并不用刻意让自己多吃些什么,与其每天对着鸡鸭鱼肉发愁,不如多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以增进食欲。此阶段最好做到:
(一)饮食清淡、适口
(二)少食多餐
(三)保证足够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四)注意补充叶酸,天然食物中叶酸含量都很丰富,如各种绿色蔬菜(如菠菜、生菜、芦笋、小白菜、花椰菜等)、动物肝肾、豆类、水果(香蕉、草莓、橙子等)、奶制品等
(五)戒烟、禁酒
2.孕中期营养原则。进入孕中期(孕13周—27周),胎儿迅速发育,准妈妈要补充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才能满足自身和胎儿迅速生长的需要。结合此时准妈妈的食欲逐渐好转,饮食宜做到:
(一)适当增加鱼、禽、蛋、瘦肉和海产品的摄入
(二)适当增加奶类的摄入
(三)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每周至少一次动物肝脏、一次动物全血
(四)适当身体活动,维持体重适宜增重,以孕前体型正常的女性每周增重0.4kg、孕前消瘦每周增重0.5kg、孕前肥胖女性每周增重0.3kg为宜
(五)戒烟、禁酒,少吃刺激性食物
3.孕晚期营养原则。孕晚期可视为产前“冲刺”阶段,是胎儿健康出生以及娩出母体后部分营养素储备的必要前提。此阶段的体重增长速度及营养素需要与孕中期基本一致,但需强调:
(一)增加必需脂肪酸的摄入、促进神经系统发育,每周水产类不少于2—3次且至少有一次为海产品
(二)注意抗氧化性维生素的补充,如每天摄入1—2个核桃获得维生素E,可减轻新生儿溶血程度
(三)关注体重的总增量,一般女性全孕程增重约为12.5kg左右(视孕前体型而定)
贺栋梁最后提醒,准妈妈们饮食要尽量清淡、少食多餐,少吃盐和酱油,学会借味,如醋调味。此外,还需通过自身体重变化来调整食物数量,做到既避免营养缺乏又防止营养过剩,体重增长过快的孕妇需在营养(医)师监护下使用非药物手段合理控制饮食,控制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