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廖田镇到向阳片区,王月辉在衡南县农村教育一线坚守了21年,一直从事语文教学任务,并担任班主任工作,如今又主动申请来到最偏远的黄狮小学进行支教。无论在哪个学校带哪个班,她都始终如一地想学生所想、教学生所求、为学生所为,并摸索出一套适合农村孩子的教育方法。她用一颗仁爱、勤勉、上进之心,浇灌每一棵幼苗茁壮成长。
让每堂课都能“有声有色”
王月辉从教21年来,始终坚持探索和学习,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多方取经。她不断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创设审美情境,力争让每堂课都能“有声有色”,曾多次在全市优质课比武中获奖。
她特别关注学生语言意识的培养,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把学生的个性体验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她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特长和禀赋,其理解、分析、体验、感悟的能力也不同。因而,在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实施上,不强求“齐头并进”,而是追求“差异发展”。如鼓励优等生海量阅读,丰厚知识储备,记写形式多样的读书笔记,并及时点评指导;为学困生准确把脉,查漏补缺,制定相应的学习方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有效学习。
不仅如此,她及时对自己教学经验进行反思总结,撰写发表了《谈教书育人》《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尝试》等优秀论文。
让孩子尽情参与班级活动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和班主任,不仅仅应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精神的导师,快乐健谈的导游。”王月辉常常这样勉励自己。她每天一早来到学校,就直接就去教室里。下课时,她会检查学生的各科作业,有错题的,就把学生找到跟前,不厌其烦地为其讲解。
她虽不是能歌善舞,但每一项活动都认真组织、积极参加,以此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她的班级活动丰富多彩,从读书日到“阳光大课间” 再到劳动比拼等,总能让每个孩子都尽情参与,且有为之奋斗的小目标。
在班级管理中,她坚持宽严相济,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一套完整班规班纪,让学生在纪律和道德范围内约束自己并发挥个性。她重视班委建设,以点带面,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实行值日班长制,让每一个学生了解并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多年来,她所教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无论是纪律、卫生、文体活动还是成绩,都是学校年级佼佼者。
在支教学校倾囊相授
在黄狮小学支教一年来,她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做好自己的语文教学工作和班主任管理工作外,还带领全校语文教师开展教育教研活动。
她手把手带全组老师备课、做教案,并跟踪教学,检查教案,互相听课,集体反思,相互反馈。她耐心指导每一名新任教师上好公开课,督促老教师上好常态课,引领青年新秀上好示范课。在充分尊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实践,在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个性化作文训练、阅读习惯能力培养和问题学生管理、促进学生自信成长方面多下功夫,多写反思,多做研究,既努力提升自己,又充分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