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晌午,衡山佬饭铺就开启了“热闹模式”。一楼已爆满,二楼的“雅间”稍显清净。衡山潭农商村镇银行客户经理唐振华刚入店,便有村镇服务员认出他来。对这家店的老板而言,他既是客人,也是朋友。每隔两三个月,他都要来店里坐坐,看看经营情况。
“现在生意很好,完全不用担心还款问题。”衡山佬饭铺老板言红笑呵呵地说,这段时间他正在筹划衡东分店的开张。
这位“80后”老板言红出身农家,原来靠出车过活,攒了一定的积蓄后,和人合伙开了饭店。起初,小饭铺里只能容纳9桌客人,见生意不错,他就想扩大经营。去年下半年,言红在衡山潭农商村镇银行以县城里的商品房作抵押,贷得35万元,就将饭铺扩大至能容纳23桌客人。
“这笔贷款放款很快,利息也不高,每个月还2300元的利息,完全没压力。”言红在贷款之前到多家银行咨询过,“价比三家”后选择了衡山潭农商村镇银行。眼瞅着“借鸡生蛋”的效益越来越好,他的笑容更多了。在他看来,比起他的一些在一线城市打拼的朋友,他在小县城里发展得也不差。他计划逐步在常宁、衡南开分店,绘好他的饭铺小版图。
像这样扶持农民创业的案例,在衡山潭农商村镇银行并不少见。这家银行成立仅一年,牢牢把握立足县域、服务三农这一主线,深耕农村金融市场,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位于永和乡沙头村的衡山紫冠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绿色果蔬、水稻种植、农业观光结合农业新技术推广服务的现代农业企业。自2014年起开始种植冬枣,最早的一批枣树已在2016年挂果。去年,冬枣基地产枣近万斤,进入市场后颇受欢迎,让种枣人尝到了甜头。
“一门心思想提高商品率,就是想让冬枣能更早一点端上桌来。”该公司董事长姚乐贵坦言,作为沙头村党支部书记的他,心里还时刻放不下村里的贫困户,如果冬枣在市场上占据优势,那贫困户脱贫的步伐就加快不少。在这种思想驱动下,姚乐贵决定在冬枣基地安装钢架房,这样一来能更好地协调控制各种温室气候环境因子,且避免了扎薄膜棚的浪费。
在实地考察冬枣基地后,在没有任何抵押的情况下,衡山潭农商村镇银行给该企业发放了50万元信用贷款。姚乐贵专款专用,搭建了6个钢架房。果不其然,“试验区”里的冬枣较去年提前进入采摘期,口感甚佳,取得了绿色商标认证。今年,随着靠近丰产期,基地里的冬枣产量达到10万斤,半个月就脱销了!据介绍,按照今年的行情,1亩地的冬枣有接近10万元收入,冬枣产业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完全不成问题。
衡山潭农商村镇银行行长王湘萍告诉记者,该行自成立以来,贴心服务“三农”,在衡山县享有良好的声誉。截至目前,该行贷款余额2.03亿元,涉农贷款占据总贷款的100%。
图片说明:该行信贷人员深入冬枣基地开展贷后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