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10月26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彭梓刚:
脱贫攻坚路上的“孺子牛”
  ■本报记者  李怡筱

  他克服身患血压高、腰腿痛等实际困难,数年如一日地用心丈量着扶贫路,最终帮助所驻村村集体经济创收10万元,被群众称为脱贫攻坚路上的“孺子牛”。他就是市民政局派驻祁东县城连圩乡胜福村的扶贫工作队队员彭梓刚。

  彭梓刚自2015年4月参加驻村工作以来,就一心扑在驻村扶贫工作上。胜福村地处祁东县偏远山区,从衡阳市区到驻点村,往返要300多公里,但无数次的来来往往,并没让彭梓刚打“退堂鼓”。驻村三年来,彭梓刚磨破了4、5双解放鞋,为的是在扶贫路上不落一人,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彭梓刚说:“我要经常去走访调查,与当地村干部、党员代表进行交流。只有通过走村串户,摸清了实情,才能做到扶贫精准施策。”

  胜福村现有141户贫困户,很多人都属于因病致贫,贫困户王孝强也是因病致贫中的一员。 彭梓刚在一次走访慰问中了解情况后,就开始琢磨如何帮王孝强一家脱贫。今年春节后,他自掏腰包,无偿借给王孝强8000元,以助其发展羊养殖及养蜂产业。如今,王孝强家中养了近60只羊,销量更是供不应求,蜂蜜产业也经营得有声有色,在彭梓刚的精心帮扶下于今年成功“摘帽”。

  王孝强说:“彭梓刚经常会与我们这些贫困户交谈,及时了解我们的实际情况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不论大事、小事,只要我们向他反映,都会得到及时解决。我们非常感谢他。”

  市民政局驻胜福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叶军向记者介绍:“彭梓刚肯钻研,肯思考,他立足实际真帮扶,紧盯项目促发展。积极参与制定胜福村产业帮扶计划、干部驻村工作计划的同时,还以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常常深入田间地头,胜福村处处留下了他访贫问苦、真心为民的身影。”

  为帮助胜福村早日脱贫致富,彭梓刚仔细分析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通过实地调查走访,他发现村里许多黄桃种植贫困户缺乏科学的种植技术,导致黄桃产量低,卖相差,以致于销量不好。他便多方联系种植专家来胜福村对种植户们进行技术指导。努力终有收获,胜福村今年的黄桃挂果投产不错,在果子下架的时节,彭梓刚又积极扩宽销路,最终帮助所驻村村集体经济创收10万元。

  如今,在胜福村内,几乎没有村民不认识彭梓刚。彭梓刚表示,要把胜福村每一户贫困户的疾苦时刻挂在心上,这样才对得起老百姓对我们的信任。同时,他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奋斗,所有贫困户都可以实现“脱贫摘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衡阳女护士跪地20分钟止血救人
省委第一巡视组 交办第一批245件信访件
我市“七五”普法工作获充分肯定
自觉向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学习
衡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任免名单
脱贫攻坚路上的“孺子牛”
前九月衡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5%
房产测绘知识摘要 (之十)
中巴客车“起火” 乘客快速“逃生”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脱贫攻坚路上的“孺子牛” 2018-10-26 2 2018年10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