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放风筝是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最佳健身运动。传统中医认为,放风筝者沐浴和煦的阳光和春风,有“疏泄内热,增强体质之益。”这个假期,大人、小孩都约起来放风筝吧。
1.有益于视力
近距离、长时间用眼引起眼球睫状肌紧张,是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放风筝时极目远眺风筝的千姿百态,能调节眼部肌肉和神经,消除眼睛疲劳,达到保护和增强视力的目的,对防治近视眼、老花眼、视神经萎缩极为有利。
2.治神经衰弱
放风筝时,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可使处于紧张状态的大脑皮层和脑血管放松,使大脑皮层得到休息,故对神经衰弱及失眠症有治疗作用。
3.治颈椎病
经常放风筝,可以保持颈椎、脊柱的肌张力,保持韧带的弹性和椎关节的灵活性,增强骨质代谢,加强颈椎、脊柱的代偿功能,既不损伤椎体,又可预防椎骨和韧带的退化。放风筝时,眼望天空,头向后仰,还可使颈项部的肌肉得到放松,有利于保持颈椎的生理弧度,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颈椎病的康复。
4.消内热积聚
在空气清新的田野上放风筝,可以吐故纳新,促进血液循环,清心肝之火,散内结郁热。此外,所有病情较轻的慢性疾病,都可以应用风筝疗法来辅助治疗,加速康复。
5.健脑
放风筝也是一项健脑运动,需要全身心地投入。仅仅处理好放风筝和风向风速的关系,就会让放风筝的人动一番脑筋:风筝飞起来的必要条件是地面有风,但风速过大也不好放飞,因为这时空气水平方向力量过大,风筝不易抬高,也很难控制;放风筝最怕的是风向不定,因为此时风筝最容易栽下来。所以要精神抖擞,把线看作缰绳紧拉,如同驯马一般,然后望天入静,随飘移而前后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