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面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4月05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起来做“追风筝的人”
一起来做“追风筝的人” ■相关链接 放风筝的安全知识 1.缠绕电线易闯祸 放风筝要选择空旷的场地,并使用有明显颜色的风筝线,避开建筑物和树木。绝对不能在设有高压线的地方和公路、铁路两侧放风筝。 国务院颁发的《电力设施保护条例》明确规定,不得“在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两侧各 300 米的区域内放风筝”。 2.如何避免风筝伤人 在离风筝线 2 米远时,根本看不清风筝线,走近了才能看清,风筝线就像一把“ 隐形刀”。每年因为风筝线割伤的人不在少数。因此建议: ①一旦出现不可控的状况时,要及时将风筝线割断,并把线整理带走,防止误伤行人; ②儿童放风筝,最好选择小风筝,使用棉质风筝线; ③如果看见附近有人在放风筝,一定要注意安全,骑车人最好放慢车速或者推行一段,行人不要奔跑; ④一旦身体接触到风筝线,要迅速向反方向躲开,尽量避免颈部、面部和手指接触风筝线,以免受伤; ⑤遭风筝线割伤后,如果出现流血现象,要尽快裹上纱布,
  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古人还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

  春日放风筝是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最佳健身运动。传统中医认为,放风筝者沐浴和煦的阳光和春风,有“疏泄内热,增强体质之益。”这个假期,大人、小孩都约起来放风筝吧。

  1.有益于视力

  近距离、长时间用眼引起眼球睫状肌紧张,是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放风筝时极目远眺风筝的千姿百态,能调节眼部肌肉和神经,消除眼睛疲劳,达到保护和增强视力的目的,对防治近视眼、老花眼、视神经萎缩极为有利。

  2.治神经衰弱

  放风筝时,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可使处于紧张状态的大脑皮层和脑血管放松,使大脑皮层得到休息,故对神经衰弱及失眠症有治疗作用。

  3.治颈椎病

  经常放风筝,可以保持颈椎、脊柱的肌张力,保持韧带的弹性和椎关节的灵活性,增强骨质代谢,加强颈椎、脊柱的代偿功能,既不损伤椎体,又可预防椎骨和韧带的退化。放风筝时,眼望天空,头向后仰,还可使颈项部的肌肉得到放松,有利于保持颈椎的生理弧度,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颈椎病的康复。

  4.消内热积聚

  在空气清新的田野上放风筝,可以吐故纳新,促进血液循环,清心肝之火,散内结郁热。此外,所有病情较轻的慢性疾病,都可以应用风筝疗法来辅助治疗,加速康复。

  5.健脑

  放风筝也是一项健脑运动,需要全身心地投入。仅仅处理好放风筝和风向风速的关系,就会让放风筝的人动一番脑筋:风筝飞起来的必要条件是地面有风,但风速过大也不好放飞,因为这时空气水平方向力量过大,风筝不易抬高,也很难控制;放风筝最怕的是风向不定,因为此时风筝最容易栽下来。所以要精神抖擞,把线看作缰绳紧拉,如同驯马一般,然后望天入静,随飘移而前后奔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清明养生全指南 请收好这份攻略
清明开启,做好户外保健和养生
清明养生重在“清”
一起来做“追风筝的人”
“贵如金”的“明前茶” 有什么讲究?
衡阳日报版面八A08一起来做“追风筝的人” 2018-04-05 2 2018年04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