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3月08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乐当乡村“孩子王”
  ——记衡南县相市乡中心小学教师莫剑华

  ■本报记者  向吟吟

  1995年,莫剑华毕业后分配到偏远、落后的相市乡任教,在相市乡中心小学一呆就是23载,成为一名“孩子王”。其间,他有很多次机会可离开乡村小学到中学甚至进城工作,但他都主动放弃。别人不理解,他却说:“我就是喜欢在这里当一名‘孩子王’,喜欢看学生们天真无邪的笑脸,喜欢听学生们银铃般悦耳的笑声。”

  23年来,莫剑华既是称职的教师也是贴心的朋友,上课教书、下课陪学生玩耍,学生们都喜欢围着他转,叽叽喳喳向他诉说“心里话”。 他恪守“其身正,不令而行”格言,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带头做到。在学校的日常打扫中,学生劳动时他绝不会袖手旁观。放学后,他会带学生们一起打球、散步。私下里,学生们都亲切地称他“华哥”。 

  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他积极钻研教学业务。小学生年龄小,知识水平有限,往往对题目内容不能理解。为破解这个难题,他在讲解例题时,总是以生活为切入点,密切联系学生实际,把生活例子当例题。“农村学生不少事物没有接触过,把例题变成生活中容易理解的实际问题,他们理解起来就轻松多了。”谈及教学,莫剑华认为,只要知识点不变,教学中心不变,利用这种“联系实际教学法”,学生对知识接受得更快,效果更好。

  每次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作业错了,作为数学教师的莫剑华总要写上一些批语,就像语文教师批改作文一样。他把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错误及其原因一一写上,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还要找到学生当面进行讲解辅导,一遍又一遍,直到学生弄懂为止,之后,还要求他们把错题写在纠错本上。他特别注重学生习惯的养成,他说:“细节决定成败,好习惯才能成就好未来。”在他的引导下,很多学生都养成了自己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有时一道题可以举一反三想到几种解题方法。

  在莫剑华班里有很多留守儿童,他们淳朴、懂事,也极其敏感。莫剑华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业成绩,也特别关注他们的成长。他常说:“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一定要正确引导。但这些学生长期缺少父母关爱,对此,作为教师责任重大。”也就是这份责任,让许多留守儿童有了家的温暖,感受到了亲情。

  小雅是班上的一名文静女生,每次看到她独自在教室呆坐时,莫剑华就知道,她一定是想父母亲了,便会带着她到校园内转转,跟她讲一些趣事。在他的影响下,小雅变得开朗、活泼了。

  班里还有一名男生,家里经济拮据,常年生病吃药,身体素质特别差。莫剑华因此对他关怀备至,每次上课前总要问问:“饭吃饱了没有?”在劳动课上,莫剑华尽量让他干一些轻松的活儿,既让他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又不让他累着;体育课上,莫剑华总是叮嘱他不要参加剧烈运动。在他的关心下,现在这学生的身体强健起来了,成绩也进步不少。

  这些年,他还经常给学生买袜子、买衣服、做饭、理发、洗头……一幕幕温馨的画面都留在许多学生和家长的记忆中。从教23年,莫剑华以博大的爱心和细致的管理赢得了师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他教出来的学生,个个自立自强、阳光自信,他本人也先后获得“优秀教师”“衡南县骨干教师”“衡南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荣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高考体检即将启动,你准备好了吗?
我省今年计划培训1500名 跨境电商专业人才
国内首个普通高校 生态校园建设标准出炉
乐当乡村“孩子王”
图片新闻
事业家庭两不误的“超人妈咪”
千余名志愿者服务铁路春运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乐当乡村“孩子王” 2018-03-08 2 2018年03月0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