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南京市江宁区两名女童被发现饿死在家中。孩子死前曾因饥饿彻夜拍门喊妈妈,甚至吃粪便充饥。事发前,孩子父亲因向他人提供吸毒场所被拘役,母亲曾多次将孩子丢在家中外出不归。这起悲剧再次引起了社会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关注。“事实孤儿”一词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他们本应度过最无忧的年华,却因父母重度残疾、服刑、患严重疾病等因素而无人抚养。他们不是标准意义上的孤儿,但事实上,却孤苦无依。他们未被纳入孤儿救助体系,但与孤儿相比,他们面临着同样、甚至更加严峻的生存难题……这是“事实孤儿”,一个缺乏关注、亟待救助的边缘群体。
目前,尽管我市有关部门和机构正在为救助“事实孤儿”而积极行动,但专家认为如何在制度设计上和法律上以及社会各方给予“事实孤儿”保障,才是破题根本。
“海星行动”支援“事实孤儿”
记者了解到,我市最先关注“事实孤儿”的是大湘公益的两名负责人娄香疑和谢晖。2016年,他们在长沙参加“大爱无疆”行动时,了解到关爱“事实孤儿”的相关活动,对方承诺给予衡阳地区30个名额,每月给予这些孩子每月200元的生活补助。但由于对方筹款进展缓慢,这项活动一直没有进展。
娄香疑告诉记者,与其被动地焦急等待“大爱无疆”,还不如自己发动衡阳本地的志愿者和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为那些急需关爱的孩子们早些送去温暖。很快,“海星行动”项目的基本框架搭建起来。
谢晖介绍,开展“海星行动”希望可以改变一部分“事实孤儿”的命运。“海星行动”启动后,得到了民革衡阳市委、民盟衡阳市委、市慈善总会等多家单位的关注和大力支持。
据了解,“海星行动”在我市对于“事实孤儿”的认定标准是: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失踪、服刑、重疾、重残、丧失劳动能力,抑或是双方均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员的孩子。
“海星行动”计划从今年开始到2020年计划支援“事实孤儿”,为每人每月提供200元的生活补助直至成年。
诸多因素限制“事实孤儿”被救助
据了解,目前民政部门以及社会工作者对困境儿童服务的类型主要有集中供养型、助养型、代养型、家庭寄养型、领养型几大类,但“事实孤儿”的安置只有收养和寄养两种方式,且这两种方式均存在诸多限制条件。
首先,收养制度中对收养条件过于严格。收养法规定,收养人应当同时满足多个条件,一是无子女;二是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三是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四是年满三十周岁,同时规定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这就意味着已育有子女的成年人,即使在具备其他所有条件情况下也无法收养。
其次,对被收养人年龄的限制存在缺憾。收养法规定,被收养人的年龄一般限制在14周岁内。如果是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则不受“不满14周岁”的限制。实际上这就将14周岁到18周岁之间的“事实孤儿”排除在被收养范围之外。
再就是,家庭寄养制度也有不健全之处。据《家庭寄养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未满十八周岁、监护权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的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可以被寄养。这一条文没有提及“事实孤儿”是否符合家庭寄养的条件,“事实孤儿”能不能被寄养,成为实践中的模糊地带。
有专家指出,收养法相关规定的立法原本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不受收养人的非法侵害,但相关的条款却成为“事实孤儿”获得民间救助的一大障碍。
精神上缺乏关怀更让人担心
“这个老婆婆很固执,整天紧闭门窗带着11岁的孙子在家里烧香拜佛,一般也不与外人接触。眼看着孩子一天天变大,却不去上学,我们真是着急啊,再这么下去,孩子就毁了。”在石鼓区五一街道一个“事实孤儿”的家门口,走访中的志愿者听到了邻居的担忧。
据了解,11岁的小周,父亲因病去世后,母亲改嫁他乡,只能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但奶奶却是个不太愿意与外界联系的人,也不愿让小周出来与同龄人玩,更不愿意让小周去上学。对于如何改变小周的生活现状,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目前也是无能为力。
志愿者易明格说,在走访的过程中,他觉得相对于这些“事实孤儿”生活的窘迫,他们在精神上缺乏关怀的问题更为严重。
衡阳市甘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朱美红告诉记者,缺乏关爱可能会让“事实孤儿”产生心理上的问题。有调查表明:37.8%的“事实孤儿”会因为受到嘲笑而自卑;23.3%的“事实孤儿”经常会难以入睡,会做恶梦;32.4%的“事实孤儿”会觉得活着没意思,有时候这种心理问题甚至会演变成对这个社会的仇恨。
救助“事实孤儿”需多方努力
“‘事实孤儿’不属于法定上的孤儿,无法享受到政府每月500元的救助政策,但是他们又是事实上的孤儿,同时造成‘事实孤儿’群体的因素又比较复杂,对于这个群体的认定目前在法律上还存在障碍,这需要社会各界人士来共同关注。”市政协副主席、民革衡阳市委主委谢肃说。
“对于解决‘事实孤儿’的救助,仅仅寄希望于一个机构、一家单位或是一部法律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事实孤儿’的救助问题,需要政府、社会机构和社区(村)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衡阳市委专职副主委颜娟华表示。
随着“事实孤儿”慢慢被人们所了解,这一群体已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娄香疑说,开展“海星行动”支援“事实孤儿”,是大湘公益作为一个社会团体的家国情怀表达方式,但如何维系持续性的资助,还需要有更多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参与进来,也希望通过“海星行动”的实施,能够推动相关部门将“事实孤儿”纳入制度性救助体系当中,从而让“事实孤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志愿者为“事实孤儿”送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