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关键在人,贫困群众自力更生掌握“渔之技能”很重要,各级各部门多角度、多领域探索扶贫道路也很重要。
一座临江而兴的古镇,旧时商贸繁荣,现今仍保存古民居30多栋,古码头16个,这般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旅游资源,要如何与精准扶贫有机融合?这是本社女职工“三八”期间深入基层、深入常宁市白沙镇开展新闻扶贫活动后,一直在认真思索的问题。
众所周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制胜之道也在于精准,这其中,解决好“怎么扶”问题,更是重中之重。
首先,本社此次的“她眼看白沙”活动,就是以新闻报道的形式,深度挖掘白沙古镇的旅游资源和特色物产,帮助社会各界、各部门更多方面地吃透当地情况,更有利于“对症下药”,更有效解决好“怎么扶”这一问题,从而进一步确保精准扶贫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
其次,通过新闻报道吸引人气打响名气,深度开发白沙古镇旅游资源,就如同开掘了当地的富源、恢复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造血功能”,有效提升当地精准扶贫的效率。一则因为实行“精确滴灌”,避免了“一刀切”、“花架子”,帮助当地尽早找到脱贫致富的“好路子”、“金点子”;二则经过大众媒体的广泛传播、各方监督,能有效避免扶贫资源的挪用,减少社会公共资源的浪费,确保各项扶贫资金资源配置更有效率;三则有利于加强精准扶贫的监管,可以帮助协调各方工作,帮助精准扶贫的各个工作环节顺利开展并有效衔接,为促进精准扶贫工作的组织效率尽一份力。
精准扶贫,关键在人,贫困群众自力更生掌握“渔之技能”很重要,各级各部门需要从多角度、多领域发力,多条腿走路,探索出扶贫之道。但是,无论是“新闻扶贫”、还是“旅游扶贫”,还应是因地制宜,努力发挥出扶贫的“十八般武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