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衡阳市休闲农业协会会长)
做有农村韵味的乡土风情,融入自然的建筑风格、各具特色的装修设计,丰富多彩的农事节庆,异彩纷呈,多样化发展,错位式经营。
发达地区总是创造着奇迹。今年5月,浙江省杭州市成功举办中国(桐庐)国际民宿发展论坛。近期,笔者和市农委几位同志及市休闲农业协会几位副会长前往杭州,就民宿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
一、民宿的概念
网络词条的解释是:民宿是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及农林渔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
民宿姓民,民宿在乡,民宿非宿。在于其空间和文化,规模小,服务细,环境引人,生活留人,情景动人,口碑来人。唐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青”,民宿就是这样一种意境。
二、杭州市民宿发展情况
1、现状。近年来,杭州依托各地自然、生态、旅游、人文资源和区域优势,推动农民就业创收,盘活闲置房产,大力推进农村现代民宿业。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民宿户2885户,床位突破5万张,预计今年可超过1个亿。2015年以来全市共改造民房132幢,打造市级民宿示范村(点)130个,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民宿业约6.3亿元。
2、主要作法: ⑴坚持政府引导,把握发展方向。市委办、市政府办于2015年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现代民宿业的实施意见》,并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 ⑵抓住关键环节,提升产业水平。市里对各地规划汇总后进行了全域规划。并加强领导,加大指导。要求把培育发展农村现代民宿业作为当前农村经济新型业态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任务来抓。 ⑶开拓规范市场,增强发展后劲。加大了宣传推广的力度,加强了培训服务。 ⑷加大资金投入,增强发展保障。市本级从2015年起,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县市、乡镇层层配套。
3、主要成绩和特点。⑴主要成效。盘活了闲置农房,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促进了农产品销售,保护了农村古建筑,增加了税收来源。⑵特点。经营主体多样化,发展类型多样化,经营层次多样化,经营管理规范化。
三、几点启示
笔者了解了杭州市全市发展民宿业的情况,实地考察了桐庐县江南镇的2个村。据桐庐县农办的领导介绍:“桐是民宿,庐此不同”,谈到了其与众不同的作法和特点,启发很大。
第一、农村现代民宿业意境热起来,达到中等收入时期,旅游从单一观光到复合发展,城市生活的短缺,中小资本的进入,三农格局的改变,这些都是已经热起来的重要原因,各地要趋势而上,抓住机遇。
第二、政府要作为主要推手,认识要上去,领导要加强,扶持要有力。
第三、要坚持规划先行。要在各地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全域规划。选定民宿经济培育区和示范点。防止大轰大嗡,乱拆乱建。
第四、村镇发展,记住乡愿。建村在民,在乡,非宿,日常休闲、乡村度假,有别于新农村建设,防止同质化发展。做有农村韵味的乡土风情,融入自然的建筑风格、各具特色的装修设计,丰富多彩的农事节庆,异彩纷呈,多样化发展,错位式经营。
第五、注重规范发展,不断提高民宿业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努力开拓市场。
我市农村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乡土风情、传统民俗、文化底蕴深厚,民宿发展有一定基础。学习杭州经验,加大发展力度,民宿一定会迎来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