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谭清华)“耒水风光带变化真大,三级景观平台已经初具规模,路面也已经平整,马上进入绿化和美化了”。2月27日,记者探访耒水东岸风光带建设工地时获悉,该项目总投资7.2亿元,有望今年6月竣工。
工程负责人黎总告诉记者,三级平台园林绿化美化、三条主道6条支路穿插其间,新建电排站成为一处靓丽景观——建成后的耒水东岸风光带将美不胜收,可极大满足市民休闲观光需要,并成为一条兼具防洪功能的风光带,就像一条镶嵌在武广高铁旁的精美彩带。
记者见到,河岸沿线设计总体打造三级景观平台,已形成堤线和水岸线布设,一级亲水平台环绕岸坡坡脚,在坡脚位置通过抛石形成亲水平台,三级景观平台布置在堤顶,由防洪堤与滨江路组成,平台最宽处约125米。目前,耒水片区防洪标准达到防御50年一遇洪水位设计标准,并满足防御百年一遇的校核洪水位要求。
黎总称,风光带因为紧邻武广高铁站,所以设计了一个大型停车场。2014年6月工程开工时,地下车库原设计为地下一层,泊车位为768个。去年3月扩容改为两层,泊车位增加至1461个,以方便市民和旅客停车。
武广高铁站前片区的道路密布,以“两纵三横” 的新园路、滨江路、衡州大道、雁城大道、船山路5条主次干道形成路网骨架,并与14条城市支路形成路网拓展。经过该风光带范围内的有新园路南段、滨江路、清水路和6条支路。交通优势明显。地面绿化景观包括水系、广场、球场、电瓶车道、游道、踏步等,景观园建分散其中,景观绿化面积较大,包含防洪堤二级平台、三级平台、道路边坡、道路绿化带等。
黎总指着远处告诉记者,耒水入湘江河口140米处原有咸塘镇王江水电站,因年久失修,已基本废弃。根据相关市政、水利规划,拟拆除原有水电站,新建蔡家港电排站,在洪水期抽排蔡家汇水域内积水,还可以通过调节进水闸门开度,控制站内明渠水位,形成跟风光带相适应的景观。
>>>相关链接
2014年6月1日,耒水东岸风光带正式开工,风光带规划设计总长约3.353公里,上至白鱼潭电站,下至规划的船山路过江通道,防洪保护圈面积约为64平方公里,项目主要施工内容包括耒水河东岸防护堤岸工程、滨江路市政道路工程、蔡家港电排站等水工建筑;以及地下停车库、地面绿化景观等配套服务建筑。目前已投资3.8亿元,完成场地设计、防护堤建成、地下车库挖掘大桩等项目。
三级景观平台
休闲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