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市职业中专发展动力源·技能培训篇
廖 斌
作为衡阳中职教育的先行者和领头雁,市职业中专不断开拓创新,提升自身办学质量和水平,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以紧贴市场的专业教育培养出大批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为衡阳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该校设置14个优势专业、特色专业,供学生量身选择,让人才活力竞相迸发。目前,该校全日制在校学生已经发展到3800多人,先后获得了“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149项荣誉。
技能大赛力促教学
“多年来,我们一直把提高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抓在手上不放,每年学校都组织各类比赛,上半年组织科技节,下半年组织文化艺术节,给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校长黄建国如是说。
“依托技能大赛平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是市职业中专又一重要办学理念。学校将课程改革与技能大赛紧密结合,通过汲取技能大赛内容和标准对原有教学项目进行改造,提炼、转化为教学项目,不断补充和完善项目课程教学,将教师参加技能大赛的成绩纳入了教师考核体系,促使他们迅速融入专业氛围,提升专业能力。该校张颖老师,经过技能大赛磨练,现成为学校计算机专业技术骨干,带领学生参加湖南省2012年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
学校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以大赛为载体,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检验学校的专业教学水平,采取以教师自查、专业教研组普查、教务抽查为主线,督导巡查为辅助的“双线并进”方式来跟踪课程建设的实效,实施对人才培养过程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及时调控教学行为,将行业要求融入专业教学,以行业规范为标准有效实现“双证融通”。
学校开展各层次的校内技能竞赛:分组竞赛实现“人人参与”,考察学生对阶段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校级技能竞赛实现“好中选优”,重点考察学生对专业技能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集训淘汰赛实现“优中选强”,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较强的技能训练。搭建校内大赛平台,使技能竞赛逐步成为师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学校连续三年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团体总分和金牌数位居全市第一,创建出了技能大赛品牌。该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获奖233人次,其中1人获国家级一等奖,2人获国家二等奖,9人获省级一等奖金牌数和奖牌数在全市中等专业学校中名列第一。
职业培训服务民生
市职业中专紧紧围绕衡阳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重点,主动对接,富士康、欧姆龙、特变电工二期等一大批企业,配合政府主管部门推出的技能培训活动,加大了模具制造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服装设计与工艺、电子技术应用、汽车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的培养力度,近三年,学校先后为欧姆龙衡阳有限公司培养员工1100多人,为富士康培养员工2200多人,为伟创利培训员工200人。据统计,目前在衡阳工业系统,有20%以上的一线技术工人是经过衡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输送和培训的。
该校积极参与衡阳市技能培训惠民工程,先后在衡阳市周边举行了多场招聘会,针对下岗失业人员、待业青年就业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等各类人群,在电子、财会、服装、数控、模具等热门专业进行免费机械职业技能培训,免费推荐就业。 5月23日,衡阳市首届LYP创业培训在该校开班,帮助劳动者通过掌握一技之长,轻松实现就业和创业。近两年该校培训下岗职工近3000人,实现培训再就业达2000多人,每年培训各层次农民工达2000人次,创业培训100多人,培训层次由原来的初级技工,发展到中级技工、高级技工、技师以及中专、成人大专等多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