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 芬
5月底,记者见到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肖金凤时,没想到她的教学生活,竟然也跟小学老师一样,也是从批改作业开始:登录南华大学精品课程网站,进入教学中心,然后查看学生递交的电子作业,批改,交流……
肖金凤教的是电气专业基础课程,凭着理工女的细致和理性,肖金凤浅笑轻语间,就把这门被学生称为学分“杀手”的课程讲得深入浅出,并且通过学科建设,整合其他相关基础课程,教会学生把厚书读薄读透,同时,她还在科研领域里不断创新,锲而不舍,攻克了一个个难关。
肖金凤毕业于湖南大学电气工程系电机专业,1994年开始在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从事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向杜建刚教授的课堂“取经”,到华中科技大学师从于克训教授,重回母校师从黄守道教授攻读硕士学位,把教材及参考书上的思考题和练习题全部做一遍,肖金凤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并成为教学骨干。
肖金凤以其主持的南华大学校级精品课程《电机学》为平台,大胆进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她优化整合了《电磁场理论》、《电气检测技术》和《控制电机》等课程,让其与《电机学》组成一个课程群,有效地解决课程学制时限与学生学习精力之间的矛盾;加大了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比重,学生实验率超过15%,达到20%,使学科性教育和职业性教育的教学内容得以糅合;邀请企业工程技术技术人员来校进行讲座等形式,既拉近了学生与电机工程新技术、新工艺发展的距离,又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建立了《电机学》3D可视化精品课程网站,互动教学、作业布置和在线批改、在线答疑等工作进行得有声有色。
肖金凤在传道授业之外,还担负着科研重任。作为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近五年,她主持了包括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内的6项科研课题;以第一人称发表了19篇科研、教研论文,其中国际论文标准的EI源刊收录6篇;她到耒阳电厂和市冶金机械配套厂等单位调研学习,帮助企业攻坚克难,主研了“连铸堆焊辊”的电机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和设计工作,其研究成果通过了湖南省科技厅的科技成果鉴定,并获得衡阳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作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南华大学“芙蓉百岗明星”,肖金凤说:“我始终认为,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除了锲而不舍地科研追求,我愿意也乐意把相当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上。”
人 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