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宗莉
东京残奥会赛场上,中国运动员屡创佳绩、捷报频传,他们的成绩值得更多掌声。因为自信,他们一次次闪耀光芒,每次国歌奏响,都是对他们的礼赞,这颂扬,经久不息。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他们克服身体残疾为梦想插上翅膀,他们的努力值得更多掌声。几乎每一名残奥会运动员都有难言的隐痛,在不幸面前他们勇敢地选择了“站”起来,走上奥运赛场的都是不屈服于命运的战士,他们的拼搏是对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最好诠释。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让残奥精神时时回响,就是在致敬人性,致敬荣耀背后永不言弃的精神。
当然,赛场角逐只是一时激情,赛场外的人生才是每个人最长的赛道。正如国际残奥委会所一直强调的那样,残奥会并非奥运会的特殊衍生品,二者是相互平等、平行存在的体育盛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残奥会除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也引导我们欣赏竞技体育的多元之美,呼吁人们对残障人士的更多关注。
时至今日,随着残奥会和各类残疾人运动的推广,随着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无障碍设施快速普及,残疾人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可喜变化。但不得不承认,残疾人仍是弱势群体,工作生活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如何让残疾人群体过上和普通人一样便利、高品质的生活,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残疾人生活不易,又是多么渴望被鼓励!遇到盲人过斑马线,伸出手扶一程;发现聋哑人听说困难,停下脚帮一把……用细小善行为残疾人抹平路途上的坎坷,用点滴关爱为他们编织温情的保护伞,这才是我们对残奥健儿最长久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