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珊珊
大盒套小盒的商品礼盒,里三层外三层的快递包裹,产生白色垃圾的外卖餐盒……近年来,随着电商快速发展、消费需求日益多元,过度包装现象“反复发作”,而且花样不断翻新。过度包装不仅给消费者带来困扰,也成为事关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过度包装问题?其实,无论是华而不实的礼盒包装,还是包裹过于严实的快递物品,背后都绕不开商家趋利避害的心理。对于商家来说,面对生产、销售趋向同质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与其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提升产品质量,不如在包装上下功夫来得“性价比高”。
从长期来看,过度包装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一方面,过度包装需消耗大量纸张、胶带、塑料泡沫等材料,带来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多余且过剩的包装回收再利用率较低,尤其是胶带、塑料泡沫等一次性包装材料常被丢弃,而此类垃圾难处理、难降解。
其实,过度包装并非新鲜话题,早已引起社会关注,相关部门也在积极行动。去年10月,《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规则》发布,这意味着快递包装产品有了绿色认证门槛。今年3月,《邮件快件包装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明确了包装选用要求,提出建立实施包装物管理制度、按规定使用环保材料、包装减量化措施等。
日常包装虽小,却是事关行业绿色发展的大问题。解决过度包装问题,难以毕其功于一役。监管部门、商家、消费者还需携手努力,不弃微末、久久为功,从源头减少过度包装,才能让“轻包装”、简包装、包装循环利用成为社会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