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湖南发布10条非遗主题(研学)旅游线路~~~
~~~
~~~衡阳师范学院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大力培养高水平应用型旅游人才
2021年05月28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湖南发布10条非遗主题(研学)旅游线路
耒阳两处非遗传承基地入选
游客体验抄纸技艺

  ■本报记者 周 琪

  本报讯  日前,在第五届鄂湘赣皖非遗联展开幕式上,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10条非遗主题(研学)旅游线路。这10条线路以非遗传承点、传习所、体验区、基地为载体,将湖南非遗元素与旅游线路融合,其覆盖14个市(州)100个县(市)区,串联156个传承传习点,涉及367个非遗项目。耒阳市的蔡伦纪念园(蔡伦古法造纸技艺)和农耕文化博物馆(神农创耒的传说)分别入选“千里湘江·非遗探源之旅”和“人文始祖·非遗寻根之旅”。 

  耒阳是中华始祖神农氏发明耒耜之地,是伟大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故乡,秦设县,元建州,明清以来皆为县治,是一个建制2200多年的文化古城,素有“三湘古邑”“荆楚名区”的美誉。悠久的历史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这片热土孕育出了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地方文化脉络。

  非遗作为承载“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的文化符号,以其独特的体验性的文化内涵,已经逐步成为各地打造特色文旅品牌的重要元素。据统计,耒阳市现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56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省级2项、衡阳市级11项、耒阳市级42项。有代表性传承人25人,其中省级2人、衡阳市级10人。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耒阳人民独特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文化意识和历史记忆,成为弥足珍贵的精神文化资源。

  “要让旅游‘亮’进来,让非遗‘活’起来。”耒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罗燕表示,下一步,耒阳市将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总体工作思路,整合资源,深挖非遗文化内涵,充分践行非遗资源活化,切实发挥文旅深度融合“1+1>2”的叠加效应,为非遗创新发展、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提供新引擎,注入新活力,形成新优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耒阳两处非遗传承基地入选
『衡阳十大乡村休闲旅游示范点』出炉
把“课堂”搬进中田古村
衡阳晚报版面六A06耒阳两处非遗传承基地入选 2021-05-28 2 2021年05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