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志 (甘肃张掖)
每当自己打碎一件物品或丢失某件东西时,我都会说一句“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比如前几天我在洗碗时,不小心将一只用了快20年的大盘子打碎了,当时妻子也责怪,我更心疼,但还是那句话,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关于“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句俗语的出处无从考证,我只好百度了一下词语解释:旧的没有了,只好被迫去买新的,坏事变成了好事。意思很明显,就是旧的东西不舍去,新的东西怎么会来呢。
其实说起来,我这个人还是挺恋旧的,毕竟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是熬着苦日子过来的。虽然现在生活条件一天比一天好,但平时除了易耗品旧了或烂了“拿不出手”不得不买新的外,东西只要不丢或者不坏,我是不会轻易“喜新厌旧”的。
我业余时间爱好写作,有一段时间特别念旧,看到老照片、老物件或村子上的耄耋老人,自然地联想起过去的某个人、某件事,于是写成文字投稿给报刊杂志。
记得有一次搬家,几个年轻朋友帮着我一起整理屋子,从前的很多东西如旧脸盆、旧凳子等,都被他们扔进了垃圾桶。我真舍不得,伸手就要去拿,朋友们齐声地阻止说,生活是装不下那么多旧东西的,你不处理掉旧的或没用的,就放不下新的和更好的。
仔细想想这话也有一定的哲学。但我想,现实中不仅仅是我舍不得,一定还有许多像我一样的人,每次都想贪心地留住一切。比如,旧的衣物,泛黄的笔记,还有过期的爱。我有时也会讶异于自己已经五十多岁了,记忆力还如此惊人,比如有很多人明明离开了很久,却始终念念不忘;有很多事明明早成为了故事,却让人一遍遍沦陷。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其实也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话语,给自己一个台阶下。但反过来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也存在着一定的浪费嫌疑。比如眼下手机更新快,我认为这种做法和想法是错误的,是一种浪费行为。
写到这,我忽然突发奇想,假若把这句俗语反过来念成“新的不来,旧的不去”呢?你会发现虽然是同一句话,尽管意思大抵相同,但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新的不来,旧的不去”,形象解释比如新衣服没做好,旧衣服就不能丢去;新房子未住进,旧宅屋就不能卖掉等。往深处说就是人总要有创新精神,总要有新的追求,不能抱残守缺,不思进取,因循守旧。只要新的追求,就会有前进的动力,就会成就一番新的事业。其实,这反过来读的“新的不来,旧的不去”,跟成语“敝帚自珍”颇为相似之意。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物力维艰,持家不易,旧帚虽敝,也要珍惜。它提示着我们,不管什么人都要珍惜自己最初的劳动成果,哪怕是这个成果并不完美、并不被别人看好。而“新的不来,旧的不去”则提示着我们:不论工作和生活要有新追求,要有改革创新精神,敢于“破旧立新”。
但不论“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或“新的不来,旧的不去”,丢失的已经丢了,不会再回来了,而旧的即使不丢失,最终也会离去。眼前的失去,正是为了争取美好的未来。世间万物每时每刻都是在不断地在变换着,不必太在意留恋,你是留不住的。岁月会带走很多东西,但同时更会留下许多的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