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丰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年代,不少人的节俭意识却淡漠了,致使资源浪费十分严重。其中,餐桌挥霍首当其冲。
餐饮如此浪费,令人痛心,终究原因:一是中国人好客,讲面子,往往倾注于“吃文化”。即品样多、分量足,不考量是否被客人接受。二是点菜员极力推荐多点菜,以达到增加营业利润目的。三是一些富有的人,被“家大业大,浪费一点不算啥”的观念驱使,视浪费为大气。碍于面子或嫌麻烦,其剩菜没及时打包,只当餐厨垃圾处置了。四是餐饮业及有关部门监管缺失,则“光盘行动”难以光盘。
我国看似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然而人口众多,粮食生产与消费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况且全球还有2亿多人面临粮食不安全。民以食为天,古代“深挖洞,广积粮”于当今社会仍有着警示意义,国人也该醒悟了。
在此,笔者建议勤俭持家教育从孩童抓起,使之从小受到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熏陶,另可将用餐浪费计入学生操守考核。大家热衷家庭外就餐,尤为节假日餐饮场所爆满。于此,每个用餐者请务必发扬节省传统美德,增强危机感,约束浪费行为。宣传是先导,而目的在光盘,要改变用餐方式,建议大力推广“半份菜”。为了避免有限资源流失,杜绝餐饮不文明行为,餐饮行业加强监管势在必行,且建立反浪费长效机制,制订行之有效的处罚或奖励方案,使其用餐回归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