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因个人信息不当收集、滥用、泄露,导致公民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原因之一在于,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应用走向线下,尽管生活体验更加便捷,但在海量数据中,信息保护的难度也大大增加。在这方面,技术手段要跟上,进一步夯实法治基础已是刻不容缓。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越细致越见成效。因为个人信息很多时候就表现为一串数字、一个地址,看上去都是小事,造成的后果却一点不小,可能是垃圾短信、骚扰电话的不胜其扰;可能是网络诈骗、电信诈骗造成的巨大损失;更可能是互联网这个公共空间的失序失和。把个人信息的保护网织牢织密,就是要从这些细节处、隐患处着手,查找短板、堵住漏洞,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让网络空间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评论员 子 名
2.近日,为期3天的第三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闭幕,这个会议给大众带来了不少惊喜。据媒体报道,2018年我国重点网络文学总体营业收入342亿元,主要网络文学驻站创作者达到1755万人。2018年各类网络文学作品累计2442万部,读者规模为4.3亿人。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分野在于互联网这一新事物,它具有的开放、包容、平等和大众化等诸多特点,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多样选择。在这种环境下,创作者可以找到群体归属,时刻面对观点和意见的挑战,在多方彼此呼应的过程中不断升华文字,不过这有赖于创作者本身的心体智识是否强大。中国网络文学已走过了21年发展历程,人们对它的未来充满信心,对它的期盼也越来越高。如何能更好地走下去,除了不断保持对既有政策和模式的支持外,还需要秉持更加宽容的态度、构建更加宽容的环境,让创作者有时间和空间成长、成才、成为大家。——评论员 赵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