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部等五部门共同出台的《关于完善安全事故处理机制 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意见》规定:学校不得为防止发生安全事故而限制或取消正常的课间活动、体育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意见》明确了对各类学校安全事故进行处理的机制和途径,还明确了8种“校闹”行为,依法打击“校闹”。有人撑腰,学校更应该坚守原则。在应对上体育课的意外伤害时,家校双方都应该严格遵守规定,通过合情合理合规的方式解决问题。这需要建立一套精细的责任分担机制,如果因为训练方式不当、安全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导致学生受伤,学校确实应该承担责任,其他情况则应对照参考标准另行考虑。
难题之所以复杂,在于底线不坚定、立场不明确。化解“体育课难题”,根本在于守住办学底线。学校面对“校闹”时应不卑不亢,打击“以闹取利”,摒弃“花钱保平安”思想。同时,学校及相关部门应以保险机制为核心,建立多元化的损害赔偿机制,积极通过协商、调解、诉讼等方式化解纠纷。——评论员 吕京笏
2.如何让一些学校不会因“怕出事”而取消体育课?这需要从三个层面去操作。
其一,要保证学校的体育设施是齐全的。换言之,要配齐配足学校上体育课所需要的场地和设施。
其二,学校体育课需要规范化操作。体育课有自身的特点,其专业性相当强,上好体育课是件技术含量高的事情。体育老师要上好体育课,就要规范操作,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能够得到科学训练,又基本不会存在安全隐患,这是从学校层面考虑的。当然,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体育课要监管好、指导好。
其三,需要从解决纠纷方面考虑。学校在体育课中出现安全事故,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处置机制和赔偿机制,并且包含保险。有个别学生身患“暗疾”,连学生自己和家长都不清楚。体育老师是依规范上体育课的,如果没有责任,却要承担学生的死亡之责,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也会导致学校不敢上体育课。这就需要第三方介入,调查清楚,还体育老师以清白。——评论员 王军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