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颜玲玲
随着假期调整为4天、高速公路小型客车免费通行、连续好天气加持等诸多利好,今年五一小长假早早燃起了市民出游的热情。 昨日,记者从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获悉,5月1日至4日,我市共接待游客208.3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66亿元。其中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数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亿元。我市全域旅游效应凸显,旅游市场异常火爆,自驾游、乡村生态游持续升温,品乡情乡韵成市民节假日休闲潮流,市民和游客的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
谁在游 家庭亲子游、研学游占主流
“今年的五一天气很舒适,四天里我们全家把近郊想去游玩的地方走了个遍!”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出游计划她提前很久就做好了,就是想带着老老小小一起出去玩,陪伴老人和增进亲子感情。
五一期间,南岳水濂洞飞拉达、十里茶乡吸引了大量亲子游客前往体验。衡南县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黄门寨地质公园等吸引了家庭团一起登山探险。石鼓书院、王船山故居则吸引了更多学生研学群体探古思今。衡东“十八潭渔乐园”、氵米江生态观光园、氵米水湿地公园、欧阳海山庄,珠晖区的金甲岭、双水湾等因山水风光宜人,成为市民老少皆宜的近郊休闲胜地。
都去哪 重点景区游客井喷 生态游持续升温
得益于我市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地位的进一步凸显,市民选择中远程出游数量持续增加。我市重点旅游景区人流井喷,南岳祝融峰祈福观云海、竹海踏青等亮点吸引了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红色旅游成为新热点,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各红色旅游景区纷纷推出融合红色、绿色和景色的“红色+”旅游套餐,寓教于游。夏明翰故居、罗荣桓故居、衡山县农民运动纪念馆等红色景区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探寻历史、缅怀先烈,感受厚重红色文化。
乡村生态游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游客青睐沉浸于乡野之风的慢游,衡山野莓谷、衡东格桑花海、常宁天堂山及雨母山等乡村旅游景区景点游客爆棚,全市各休闲农业山庄自驾车、游客均实现倍增。
家庭亲子游产品需求旺盛
“五一小长假,我们增加了蝴蝶标本展馆、衡州窑展馆,提升文化深度,投放了900余只活鸡活鸭,让市民体验全家一起抓鸡抓鸭的乐趣。”双水湾景区相关负责人张艳告诉记者,这些亲子游产品吸引了每天超五千人前来体验,也获得了游客广泛肯定和赞誉。
记者2日在衡东氵米水湿地公园看到,草色葱茏的湿地公园内,有游客野餐、放风筝、拔河、野钓,大人小孩都玩欢脱了。记者了解到,珠晖区金甲岭景区、南岳红星村等开发了亲子产品的景区景点均人满为患。
“回归自然,游乡村乡景,品乡情乡韵已成为时尚。” 我市旅游业内人士表示。亲子、研学等形式的家庭游已成为热点,拉动了文化、休闲、餐饮等消费,市场需求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