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冰,你别走/多少人在地图上一处处在把你找/猜猜你是不是去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哪/从此一个人漂泊,浪迹天涯海角/雪冰,你别走/越来越多的人慌慌张张在把你找/你却走得匆忙,走得无奈,走得不舍哪/分明看见你一步三回头
之前读过的都是勋功先生写的杂文,这是我第一次读到先生写的诗。确切地说,这是一首悼念诗。从引言处我知道,此诗是先生写给他的小舅子黄雪冰的。黄雪冰,享年64岁。他从警40余年,从普通刑警干起,历任长沙铁路公安处副处长、处长,广州铁路公安局副局长,是公安部挂牌的刑侦专家,二级英模。他一生致力于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破案无数。他没有牺牲在岗位上,却被可恶的病魔摧垮。
勋功先生,平时忙里偷闲,笔耕不辍。我喜欢他的文字,人贵在自然,文胜于清淡,好味儿须在肺腑里深涵。这几年读过他的很多作品,对这个与我父亲同龄的长者心生敬仰。我在给他的杂文集《把颜色还给岁月》的书评里写过——留在生命深处的,尽是岁月的沉香。笔端的凝墨,是永恒的青石,是心灵的暖玉。篇篇页页,让人心生久久的温暖和感动。
有些人就是这样,一路同行,一路给人惊喜。
读这首《雪冰,你别走》,他用这么“重”的笔,轻轻地,就把一种几近无痕的深长写上了我的心头。让我在绵绵回响中,默默感动了很久,也泪流了很久。这样的诗,寓真于生活的原味、于平常的情感,不必教化什么,安安静静地表达,更能抵达深处,抵达读者的感动。
雪冰,你别走/满世界的人泪流满面在把你找/才知道你绵绵心思无法拾起哪/撒落一地,丝丝缕缕
丝丝缕缕撒落一地的,何止雪冰绵绵的心思,还有亲人无尽的悲痛。失去雪冰的悲痛,不过是如实道来而已,何以能拨动我心底最柔软的那根弦?恰因其忠实于我们平常、平淡的生活,那般的感同身受,才更容易无阻无隔地贴近我们,慰藉我们细密婉转的心。
雪冰,你别走/年迈瘫痪的老母悲切在把你找/白发人送黑发人哪/天塌了不算,这山也倒/亲人火急火燎在把你找/你不知道吗,那呀呀学语的孙孙哪/爷爷说好的,要讲故事,躲猫猫/一群群的朋友掉了魂般在把你找/记起你的千般好哪/怎不给点机会,那怕是一点点的回报/血肉相连的战友呼唤着在把你找/多少回的出生入死,你总是冲锋在前哪/这一次少了你,如何是好
诗中的每一句,都是一幅鲜活的画面。组合起来,是一个人连成一片人的悲伤。这样的场景,怎不让人心痛?
雪冰在的时候,多好啊,亲人、朋友、战友,不多不少,刚刚好的人和家,刚刚好的日子。可岁月流离,总是一边流淌,一边遣散。哪怕只是那样平平常常的、毫不起眼的温馨与幸福,也不可能长久占有——你走得匆忙,走得无奈,走得不舍哪,分明看见你一步三回头……
阴阳相隔。那些往日的种种,一家人共餐最钟爱的家常美味,少了那一桌同食的人,还能品出它暖热绵香的滋味吗?少了那个与战友出生入死的你,让那些并肩作战的兄弟情何以堪?正因为美好容易消散,相伴的时光短暂,它们才显得那样珍贵。连同怀念也是珍贵的,有情可怀,有人可念,也才使得短暂的时光变得那样深长、那样饱满。而那些让我们日后深深怀念的,常常是当时最不起眼、最细小,我们最不以为意的情节和片断。怀念,总是越细微,越深挚。所以,《雪冰,你别走》虽不抒一情,但它细微到老母亲的白发人送黑发人,平常到小孙孙要爷爷讲故事、躲猫猫……不抒一情,已饱含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