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面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最近耒阳发现一块铭刻着“宾兴会碑文”的石碑,为研究古代民间公益助学组织提供了珍贵材料
~~~最近耒阳发现一块铭刻着“宾兴会碑文”的石碑,为研究古代民间公益助学组织提供了珍贵材料
~~~最近耒阳发现一块铭刻着“宾兴会碑文”的石碑,为研究古代民间公益助学组织提供了珍贵材料
~~~最近耒阳发现一块铭刻着“宾兴会碑文”的石碑,为研究古代民间公益助学组织提供了珍贵材料
~~~最近耒阳发现一块铭刻着“宾兴会碑文”的石碑,为研究古代民间公益助学组织提供了珍贵材料
~~~最近耒阳发现一块铭刻着“宾兴会碑文”的石碑,为研究古代民间公益助学组织提供了珍贵材料
2017年11月16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代就有“公益助学机构”了?
最近耒阳发现一块铭刻着“宾兴会碑文”的石碑,为研究古代民间公益助学组织提供了珍贵材料
  宾兴会碑

  宾兴会碑文为阴刻

  ■文/图   通讯员   刘素娟

  

  本报讯  近日,有热心人士提供线索,在耒阳市五里牌街道某村发现一块关于助学活动的石碑,名为“宾兴会碑文”。该碑刻为青石材质,长150厘米,宽60厘米,厚约10厘米,碑刻文字有些模糊,皆为阴刻、正楷字体,约400余字。

  据清代光绪年间《耒阳县志》记载,此碑原立于旧城区的西门横街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耒阳老城区的五一广场改建时,一位名叫周从运的老人拾捡到村里。据他介绍,当时,碑刻大概有4块,因石质碑刻太重,他只找人帮忙抬回一块,其余的几块都被别人抬走了,不知流落何方。

  宾兴会,是古代地方人士成立类似公益教育基金的组织,资助地方学子参加科举考试。清代科举宾兴是一种主要由民间捐资设立的教育公益组织,它利用田产、银钱、店房等资产的收入,无偿资助本地士子参加各级科举考试。

  据查史料,耒阳旧城区西门横街段设有“宾兴堂”——原为“文会堂”,清乾隆三十六年,由邑绅伍先拔、谢张南等创建于南城外。清咸丰年间,邑绅萧元音倡议移建于文昌宫侧。光绪九年至十一年,邑绅黄鼎臣等召集募捐,改建于文昌宫后,其科田自创始时置田租仅百六十石,经历清朝道光、咸丰及光绪年间的发展,增至八百余石,其中清代“振威将军”刘厚基捐田租九十石。“宾兴堂”利用每三年收获的利息资助学子参加乡试与会试。

  当年,周从运老人偶然拣回的这块石碑应为“宾兴堂”的序碑,其余3块已流散民间,下落不明。“宾兴会碑文”是目前耒阳地区发现的第一块与古代科举宾兴相关的实物,也是研究清代宾兴设立与管理的重要参考资料,更为耒阳作为“千年古县”提供了有力的历史参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古代就有“公益助学机构”了?
扎实开展扶贫走访工作
画作两度 入选中国美协作品展
一起车祸“揪出”夫妻逃犯
“失魂”小车一头栽进绿化带
积极开展网络食品 安全整治
衡阳晚报版面四A04古代就有“公益助学机构”了? 2017-11-16 2 2017年11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