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面十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11月13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衣港的灵光
  爹娘给我讲过两个故事,至今令我回味无穷:

  一是白衣港河边有个大沙洲,湘江退水的时候,裸露了出来;湘江涨水时,被水淹没了进去。我们经常到沙洲上拾鹅卵石、挖沙贝壳、捉鱼虾螃蟹……娘告诉我,有一天,突然电闪雷鸣,乌云密布,一个打鱼人看到沙洲上灵光一闪,放射出一道金光,一股好奇心促使他顺着金光的方位走了过去。他发现沙洲下面有一个入口,走进去数十步,豁然开朗,一座皇宫式的宫殿呈现在他面前,金碧辉煌,硕大无比,厅正中摆着一张四方金桌,桌子上摆着8个金碗、8双金筷子,旁边摆着8条金凳子,桌面中间站着一只美丽的金鸡,全身金光闪闪,一条大水桶般粗的巨蟒围着桌子绕成几圈。传说只要这条巨蟒滚动,整个白衣港便会地动山摇,飞沙走石,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为了制服这条巨蟒,金鸡的眼睛一眨也不眨,死死盯着巨蟒,只要蟒蛇有任何风吹草动,金鸡锋利的嘴便会啄下去,把巨蟒啄成七七四十九节,体无完肤,最后不治而亡……捕鱼人恍然大悟,真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正因为如此,蟒蛇一动也不动,金鸡一刻也不放松,就这样僵持了几千年,守护着一个地方的安定祥和。

  二是沙洲下有匹大白马,白天藏于洲下,谁也看不见;晚上,它便跑到白衣港的农家水缸里偷水喝,为金鸡与蟒蛇“跑腿”,提供后勤保障。河里的水不好喝,而白衣港古井的水沁甜清凉、解渴。连续几个晚上,爷爷每天用大桶挑四五担水,将水缸倒得满满的,第二天清早一看,水缸里一滴水也没有了。奇怪!他以为水缸漏了,四处检查,水缸无破裂痕迹,他百思不得其,便决定晚上探个究竟。当天晚上,他照样将水缸里的水挑满,然后,远远地躲在一边。大概半夜时分,月黑风高,随着一股风的响动,一匹白色的骏马灵光一闪,破窗而入,将水缸的水一饮而尽,扬长而去。爷爷被眼前的惊人一幕吓呆了。从此以后,在白衣港,不是今晚你家的水缸里的水不见了,就是明晚他家水缸里的水没有了。后来,几个脑袋凑在一起,“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他们想了个主意,约定一天晚上所有人家都不挑水,水缸干干的,白马扑了个空,听说到水井里找水去喝了。从此,白马不再进村扰民……

  岁月像一场梦幻,安静而祥和,充满着生命的灵光。村里的小孩出生后第三天,喜在眉头笑在心头的父母会为小孩办酒,称“洗毛三”,并将小孩捆好,用秤勾勾住,提起来称,秤杆子微微翘起,锁住秤砣,放下来;提起来,再称;再放下,再称。连称三次,三意味着“生”,代表着生机勃勃,天长地久。

  宽厚仁慈的土地,养育着白衣港的一代代子孙,世代传承,善良与淳朴早已融入他们的血脉。村里一头大水牛摔伤了腿,伤了骨头,无法医治,跛着脚,不但不能下地耕田,还得派一个劳力放养。村民商量了半天,最后下狠心请屠夫将这头牛处理掉。但屠夫是杀猪的,不敢杀牛,怕惹祸上身遭上天报应。后来,村里一个叫和亻来的毛头小伙天不怕,地不怕,用黑布蒙上牛的双眼,牵到河墈边,用力一推,牛从几丈高的河墈掉下去,一命呜呼,大家这才敢拿起刀子剥皮,分牛肉。谁知,出于对牛一生辛劳的尊重,想起牛对人类所作的贡献,好几户村民没吃牛肉,说吃了“造孽”。

  村庄是人生的坐标系,像一幅幅卷在记忆中的画卷。白衣港山上长年长着茶树,三伏天,大地将田土烤得干裂,奇怪的是,一条一米来宽的湿带向山岭两头无限延伸,太阳越大,湿带越湿,这是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乡亲们说,这是一条阴河,底下有地气连贯,说不定是一行龙脉,如果谁家葬到了此地,谁家的人必定升官发财。白衣港有一棵古樟树,逢年过节,村民都得点燃香烛,将雄鸡宰杀,用鸡血滴到树根上祭拜,祈求村里风调雨顺;古井边,亦出现相似镜头。村里的一缕风、一片云、一口井、一棵树,似乎都闪动着生命的灵光。甚至连对门山岭上被打碎的开水瓶内胆玻璃在月光下闪烁,村民都以为是地气,是灵光,是龙脉……

  村庄是生命的图腾,村里发生的一些事情神妙传奇,让人难以相信,用现代科学无法解释。那时医疗设备落后,农村缺医少药,有的乡亲在田里干活,不慎被犁头、锄头伤了手脚,血流如注,只见村里一位鹤发银须的老人放下劳动工具,摸着伤者伤口,念上几句“咒语”,鲜血立马止住;有的小孩在外顽耍受了惊吓,哭闹不止,父母便开始“喊魂”,就是在黄昏时喊小孩的名字,回来没?姐妹们回应:“回来了!”山谷里响起阵阵回声,一人喊,几人和,在青山绿水之间,小孩的灵魂回归原处,一觉睡到大天亮,从此活泼如初;有的人眼皮长上“麦粒肿”,或脚板生出“鸡眼”,乡村老人只要用菜刀往手边或脚边一划,念上几句“口诀”,第二天,“麦粒肿”和“鸡眼”不见了;一个小孩突然脸色惨白,脖子像根软带子,脑袋左右摇摆,全身有气无力,有人说是犯了“煞”,只见一位老人点燃香烛,念念有词,叩拜天地后,发来一碗“煞水”,小孩喝完后不到几分钟,就跳到地上玩耍去了;村里的老人临终的前两天,突然精神奇好,要外出看看村前熟悉的路,这是一种回光返照,估计阎王爷要勾簿,意味着老人在人世的日子不多了……亘古不变的传统习俗,亘古不变的生命密码,亘古不变的生活方式,这些东西用现代科学简直无法解释,也许是冥冥之中,上天赐给敦厚朴实的老百姓的一种灵光?一种感召?一种敬畏?让老百姓贱生贱长,留下生命神秘的遗传和与人为善的缘分。

  牛羊、蟒蛇、金鸡、白马,建筑、服饰、风俗、传说,喊魂、止血……今天,我将这些碎片式的记忆整理在一起,表面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其实,内心深处有一种奇妙的东西将他们揉合在一起,联络在一起,这些与泥土血脉同气相连命运相通的文化符号,也许就是乡村的灵光。

  当今社会,改革开放,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乡亲们走南闯北,赚回了票子,学到了知识,更新了观念,改善了条件,农村人也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老有所乐。老家有了自来水,不再怕白马来偷饮了;村里有了乡村医生,传统的止血、喊魂,发“煞水”等方法越用越少了;村民文化层次提高了不少,封建迷信活动失去市场了……这也许是春风化雨,科学与文明给村民带来的真正灵光。

  成新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衡阳旧景
院子里的松树
白衣港的灵光
儿子手机的新用途
衡阳晚报版面十五A15白衣港的灵光 2017-11-13 2 2017年11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