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隐匿性“杀手”
■本报记者 贺正香
本报讯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市疾控中心慢病科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醒,骨质疏松作为隐匿性“杀手”,一旦并发骨折,其经济、家庭、社会代价较高,且部分骨折的致残、致死率较高。
据估计,全世界每3秒钟就会发生一起骨折。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调查显示,全世界50岁以上女性有1/3会出现骨折,50岁以上男性有1/5会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预计到2050年,中国将有近5000万人因骨质疏松而发生骨折。
不仅如此,骨质疏松不仅仅是老年人的专利,近年来,年轻人群体的骨质疏松比例也开始逐渐增多。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造成骨质疏松的原因都有哪些?我们又要如何预防骨质疏松呢?专家介绍,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人体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的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
研究发现青少年时期钙的摄入与成年时的骨量直接相关,所以想要改善和预防骨质疏松首先要注意补钙。其次骨质疏松与内分泌因素密切相关,女性病人由于雌激素减少或缺乏造成骨质疏松,男性病人则与性功能减退所致睾酮水平下降有关。另外,骨质疏松与遗传因素也有关。骨密度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指标,而骨密度值主要决定于遗传因素。
运动和体育锻炼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的预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着药物不可替代的功效。首先,运动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骨骼通过血流量的增加可得到充足的营养,从而减缓骨骼的衰老。其次,运动时骨骼受力明显增加,在受力的情况下,成骨细胞等利于骨骼生长的因子代谢活跃,使骨骼的生长及更新加快,使骨密度和强度也明显增加。另外,运动时全身新陈代谢加快,食欲增加,促进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可以弥补钙、磷等物质的不足。
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广大市民,补钙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基础,但均衡膳食配合科学的运动,才是对抗骨质疏松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