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
让病理学不再枯燥难懂
■本报记者 向吟吟
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罗春艳2009年从南华大学病理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放弃了一线城市三甲医院伸出的“橄榄枝”,入职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她先后承担乡村医生、检验、护理等专业的《病理学》教学工作,现任病理教研室主任。
从教8年来,罗春艳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这小小的讲台上,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带领学生在那看似枯燥却充满魅力的医学病理世界里畅游。病理学的学习特点是既文又理,学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是罗春艳在教学时有自己独特的方式。首先她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图文并茂能够吸引学生眼球;其次她讲课时会结合当前的社会现状,与时俱进,将一些医疗相关的新动态新方法在课堂上分享给同学们,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让每一节课充实而富有趣味性。
不仅如此,让同学们最喜欢和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她那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每讲到重点处,她往往会提出一个关键而确切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答对了,她会高兴地肯定学生的意见。当学生一时回答不上来时,她会耐心等待,反复启发,直到大家把正确意见道破才算罢休。有一次,讲到胃溃疡病出血,她问大家是什么机理引起出血的,有人说是渗出性的,有人说是血管破裂引起的,直到有人说是胃液消化引起的腐蚀性出血,她才满意地点点头。同学们纷纷表示,“罗老师所讲过的课和知识点,我们不仅理解吸收了,而且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罗春艳深知“要给学生一杯水,就需要自己有一桶水”的道理。在教学之余,她抽出时间进行学术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反馈到教学实践中。2015年度,她主讲的《乙肝》被评为教育部“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示范课”,入选了国家教育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为检验教学成果,她还经常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并在省市级教育教学比赛获奖10余次,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一篇,CSCI收录论文2篇。
课堂上,罗春艳是一位极其认真的老师,而课下则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朋友,她性格幽默,爱说笑话爱运动,经常与学生们打成一片,深受大家的喜欢和爱戴。罗春艳担任过两届班主任,对班上的每一位学生都关爱有加。113级护理专业一名叫杨芬的学生,因父母离异,一直跟随父亲生活。杨芬在附一实习期间突发阑尾炎,情况紧急,家中无人能来照顾,这时罗老师扮演了母亲的角色,带着同学们轮班去医院照顾杨芬,并给与资金支持,直至病好出院。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罗春艳总是说,“我只是在努力尽一个教师的责任和本分。在这里,像我这样的教师还有很多,比我成就大的教师更多。未来,我将继续努力,永不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