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天舟一号于今日19时41分发射
~~~天舟一号于今日19时41分发射
2017年04月20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箭在弦上
天舟一号于今日19时41分发射
  4月17日拍摄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与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组合体局部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经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4月20日19时41分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为我国空间站工程发射货运飞船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采用绿色环保的液氧煤油推进剂,于2016年6月25日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首飞。这次飞行任务是我国天舟货运飞船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组成的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首次实用性亮相,将为我国空间站组装建造和长期运营奠定重要技术基础。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后,将进入高度约380公里的运行轨道,之后将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自动交会对接。

  新测控

  天上星星参“北斗”

  如果说航天器是飞在太空的风筝,那么测控系统就像是掌控着这根连接风筝和地面的线。这一次的风筝,就是天舟一号,不同于以往,天舟一号飞船要为未来我国的空间站进行大量的新技术和新实验的验证,为了对这只“风筝”更加精准的进行控制,首次应用到了“天基测控”技术,这到底是什么样的技术呢?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测控与通信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朱珂表示,“天基测控”系统就是通过中继卫星转发来实现与地面的测控通信。

  他说,天舟一号飞船上的三条中继链路借助我国天链一号中继卫星,构建起天基为主的测控通信体系,实现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推进剂补加等关键事件的全程跟踪测控,既方便了对在轨设备状态的及时监测,又减少了对陆地测控站和海洋测量船的依赖,这为我国后续空间站的长期运行开创了经济高效的道路。

  飞船配置了中继终端设备,通过借助于我国(中继卫星)通讯系统,实现了以天基为主的测控通信体制,减少了对地面站的依赖,有利于扩大测控通讯覆盖率,由原来地基为主的测控覆盖率的20%提高到目前以天基为主的88%。

  应用了以中继卫星为主的天基测控系统,除了把地面的测控站建到了天上,扩大了覆盖的面积外,还大大提高了航天器通信的速度。

  新技术

  太空进入百兆宽带时代

  在2016年的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中,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在长达30天的太空生活中,可以即时观看《新闻联播》,收发邮件,与家人视频通话,而将来航天员还可以在太空发微信、刷微博,这些都得益于应用在载人航天器上的新技术——空间以太网通信技术,通俗理解就是在太空有了互联网。而这次的天舟一号,将实现天地一体化互联互通,使太空里的网速提高到了百兆宽带的水平,这将为未来航天员在太空自由地使用互联网打下基础。

  天舟一号飞船上的测控与通信分系统,根据不同的信号频率及用途共分为七大链路,正是通过这些链路,飞船能够实现与地面测控系统以及其他航天器进行信息交互,比如向地面传送遥测数据、高清图像、语音等。

  朱珂说,天舟一号上使用了多项通信的新技术,包括网络接入技术,网络交换技术,还有高清图像的传输技术,这些技术更有利于地面可以观测到更多天上的信息,以及更多更细腻的画面,更清晰的图象。

  天舟一号是我国第一个要实现天地一体化互联网络的航天器,而天地一体化,简单来说就是航天员在太空中使用互联网,上网感受和在家是一样的。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科研人员在天舟一号上安装了最新研制的以太网交换机,这就相当于给太空里的飞船开通了百兆宽带。

  更快的互联网访问速度,不仅使未来航天员的太空生活更加方便,而且为地面接收飞船数据拓宽了路。“在天宫二号里,通过安装在舱内的摄像机,我们可以观察航天员的太空工作和生活。现在在天舟一号上总共安装了四台摄像机,我们同样可以看到舱内外情况,不同的是,这回我们看到的可是高清影像。”朱珂说。据新华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箭在弦上
教育利好
衡阳晚报版面六A06箭在弦上 2017-04-20 2 2017年04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