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定安
提起衡阳八景,人们耳熟能详。作为衡阳文化地标,东洲尤为特别。“试看东洲桃浪暖”,如诗如画。其立于江心,如舟击浪,历来为文人墨客所注目。
东洲桃浪
【明】王夫之
潇湘小八景词之三 寄调摸鱼儿
剪中流,白苹芳草,燕尾江分南浦。盈盈待学春花靥,人面年年如故。留春住,笑浮萍,轻狂旧梦迷残絮。棠桡无数。尽泛月莲舒,留仙裙在,载取春归去。佳丽地,仙院迢遥烟雾,湿香飞上丹户,醮坛珠斗疏灯映,共作一天花雨。
这里不赏析作品,提请读者诸君注意的是标题:东洲桃浪。在岳麓书社出版的《历代咏衡州诗词楹联选》中,收录咏东洲的诗词共八首,标题分别是:东洲春色、东洲北极观、东洲怀古、甲辰徂暑集于东洲因赋、次张鹿床东洲韵、游东洲、东洲桃浪(二首)。另有(清)八指头陀写东洲诗二首。标题分别为:题柏公东洲禅堂、东洲访江肇甫山长。没有一篇是“东洲岛”。
历代志书,也是一律称东洲,没有称“东洲岛”的记载。《万历衡州府志》《嘉庆衡州府志》《同治衡阳县志》,均是如此。其中《万历衡州府志》地理志曰:洲,曰东洲,在城南湘水中。春涨,远望如桃色。其上有居民,饶鱼鲜。
《嘉庆衡州府志》云:东洲在县东南五里湘水中洲,不春泛,远视如桃花色。
1986年衡阳市人民政府编辑的《衡阳市地名志》里,目录记载为东洲。条文是这样介绍的:东洲,在城南区,距市中心4公里的湘江水中。为一狭长沙洲。长1,970米,南部稍宽,约210米,北端略高,红色网纹土。据地质结构推断,可能与湘江同年代形成,洲西水面宽阔,洲东水面狭窄。远望形若长弓向东弯,故名东洲。洲上曾有明藩府所建梵宇,今残存小罗汉寺遗址。据《衡州府志》载,王夫之少年时曾读书于洲上。清光绪十二年(1885年),船山书院由南门迁于此。辛亥革命后,在此办过存古学堂、船山国学院、船山中学。1962年改为衡阳职工疗养院。洲上土地平坦、肥沃,昔日遍植桃树,每逢春暖,桃花怒放,似火如霞,与江水相映,红云成阵,锦浪悠悠,天然一幅桃浪图画。“东洲桃浪”为衡阳八景之一。
1982年6月,衡阳市政府编发的《衡阳市地名录》中,东洲在城南区黄茶岭街道珠江桥居委会名下。衡阳市区地图上,标注的也是东洲。2016年之前,洲上分别有一个社区一个村,就叫东洲社区、东洲村。
志书所载地名具有权威性。是根据当地民众称呼所记录,代表官方承认,并予保护,具有严肃性和法律效力。东洲近年被表述为东洲岛,原因何在?地名命名或更改,需要向社会征集意见,组织听证,专家评审,予以公示,政府地名管理机构审议通过,正式颁布。这些程序一个都不能少。
《尔雅.释水第十二·水中》:“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陼(同渚),小陼曰沚,小沚曰坻。人所为,为潏。”故现代汉语释洲为:1.水中陆地。2.大陆及附近岛屿的总称。
岛呢?海洋里被水环绕、面积比大陆小的陆地;也指江河湖海里四面环水的陆地。
地名是有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功能的。不要随意任性去割裂,也不要想当然去穿衣戴帽。这才是对历史对文化的尊重,才是对一座城市的尊重,更是对民众心理感受的尊重。既然洲与岛,都指水中陆地, 那么,东洲之名简炼、精准、正宗。有必要在东洲后面加个岛字吗?“试看东洲岛桃浪暖”?“东洲岛桃浪”?按这个逻辑,回雁峰加个山字改“回雁峰山”?长沙的橘子洲,你叫橘子洲岛试试,别扭不别扭?
(本文原载公众号雁歌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