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8月28日 星期日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露营黄龙山

  ■屈芳芳

  初秋时节,本应享受秋的凉意,而今却让人燥热不安。不知是谁在群里喊了一句:“走,我们躲到山上去。”“要的,要去就去黄龙山,就在家门口,不离衡,更不需要做核酸检测,安全!”“好。就去黄龙山,山上凉快,在上面搭个帐篷,还可以看日出!”于是,我们就来了个说走就走的短途旅行!

  黄龙山,其实不是什么高山峻岭,它坐落在王夫之的故居衡阳县曲兰镇,因为它坐落的村子叫黄龙村,故名黄龙山。

  一路上,汽车载着我们风驰电掣,蓝天白云一闪而过。当我们将要到达山脚时,远处传来寺庙清净空灵的钟声,一条蜿蜒的崭新柏油马路直通山顶。好友小雨说:“快到山顶的地方有一座寺庙,叫真神殿,里面供奉着真神菩萨、观音菩萨、财神菩萨,还有王船山先生和孔夫之。我们可以去祈福。”当我们把车停在寺庙的旁边时,一阵凉风迎面扑来,让人倍感舒爽。

  到达山顶时,已近黄昏。一群城里人陆陆续续从四面八方赶过来。他们有的三三两两在草坪上席地而坐,看着远处连绵的山脉或近处山脚下扑朔迷离的灯火,相互交谈;有的在看日落,拿着手机对着远天的晚霞拍个不停;还有几位老年大叔大婶饶有兴致地拿着麦克风唱花鼓戏,那声音响彻山谷;一群楚女子换上瑜伽服,在优雅舒缓的音乐声中练起了瑜伽,一个个身材柔美,动作从容。最吸引我眼球的是一对搞直播的年轻夫妇,在与好友小雨的闲聊中得知,男的是一位85后大学生村官,大学毕业后不久,就一直扎根在自己的家乡黄龙村。小雨说:“别看他三十出头,最能吃苦!你们开车来到这里的那条柏油马路,就是他带领村民修建的,之前是一条不足4米宽、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人称‘肠梗阻’的村道,还有那寺庙也是他发动村里人修建的……”听了小雨的一席话,我对这位年轻的大学生村官肃然起敬。山风带着初秋的凉意,飘来年轻小伙子富有磁性的男中音:“欢迎各位家人们来我们黄龙村,我们这里有优质的农副特产黄龙山本土蜂蜜、荷折皮,有船山圣祠,黄龙洞正在开发……”

  夜色渐浓,乘凉的城里人陆续下山,而我们这群等着次日清晨看日出的人,便在山上搭起了帐篷。小侄女第一次睡帐篷,又好奇又兴奋,隔着蚊帐对外面走来走去的小哥哥——好友小雨的儿子小猪“咯咯咯”地笑。那个穿着红色体恤的小男生正在帐篷外的草地上帮人搭帐篷,活脱脱一枚小暖男。楚女子的瑜伽教练周萍老师,穿一条白色的棉麻曳地长裙,像风一样,从这个帐篷走到那个帐篷,招呼一起来的小伙伴们记得盖被子,说山上半夜很凉。她的卷毛小灰狗点点,歪着小脑袋屁颠屁颠地跟在她身后。小侄女趴在帐篷里的垫子上,看着外面的热闹,一双眼睛忽闪忽闪的,就像夜空中的星星。山上的虫鸣嘤嘤嗡嗡,四周忽明忽暗,山风吹得帐篷呼呼作响,吹起一帐的凉爽。和着这凉风,我和侄女仰面躺在帐篷里。月亮,就在我们的头顶上,让我仿佛回到了儿时的夏夜,回到那躺在乡下的凉床上看月亮数星星的美好时光。

  次日清晨,我们还在梦中,就听到有人惊呼:“快看,朝霞!”我从睡梦中一跃而起,爬出帐篷,只见天边像是被人打翻了的一瓶红墨水,至地平线的地方向四周散开,那是血一样的红。不一会儿,无数的鸟儿从天那头飞出来,好像太阳的尽头就是它们的家,它们扑闪着翅膀向四面八方散开,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不一会儿,那血色更深了。有人说:“太阳就要出来了!”我们都屏住呼吸,盯着前方,生怕一不留神,会错过这奇妙的景象。就在我们的一呼一吸之间,天突然亮起来了,东边更红了,周围的云层反而变成了酱色,太阳慢腾腾地从云层里探出头来,之前露出一点绯红的脸,慢慢地露出半边脸,随着一声声“哇!哇!”的尖叫声,太阳整个地喷薄而出,放射出万道金光,把整个天空和层峦叠嶂的山脉照得亮灿灿的,太壮观了!想起以前多少次想去南岳看日出,都因各种原因作罢,但这黄龙山上的日出也算是我生平看过的最壮观的日出,在城市高楼看见的日出景像是无法与它比拟的。因为,当太阳喷薄而出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人生也得到了一次重生!

  有人说,大自然是天然的疗愈场所,只要你走近它!我相信,这次来黄龙山的人应该和我一样不虚此行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白衣港(上)
杂文之功
露营黄龙山
衡阳雁去诗万里(组诗)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露营黄龙山 2022-08-28 2 2022年08月2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