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12月20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诉信息公示助力放心消费

  ■张淳艺

  信息不对称一直是消费者维权难的重要原因,也是制约居民扩大消费的痛点之一。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优化消费环境,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对外公布了《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信息公示暂行规则》,同时上线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平台,从而在全国正式启动消费投诉信息公示机制。

  很多消费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被某个商家的虚假宣传诱导“入坑”后,才发现对方的信誉度不高,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货不对板,此前已有不少人上当受骗。试想一下,如果消费者能够事先获知商家以往被投诉的信息,了解商家对待消费者的态度、处理投诉的诚意、自身改进的情况,就可以为自己作出正确选择掌握更多主动权,最大限度避免“踩雷”。

  消费投诉信息公示机制,就是基于这一目的而设立的。通过在平台晒出消费者投诉、投诉纠纷解决情况等实时大数据,从而消除信息不对称,让消费变得明明白白。消费投诉信息公示,有点类似于电商平台的消费者评价,可以为消费决策提供参考。但有别于消费者评价容易被人为编造、擅自删除,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则是由市场监管部门“官方背书”,能够充分保障信息的真实、客观、公正。

  此次我国全面启动消费投诉信息公示机制,对于优化消费环境,助力放心消费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有助于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通过消费投诉信息公示机制,把之前分散、封闭的投诉信息放在同一平台公开,能够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引导广大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规避购物陷阱和消费风险。

  其次,有助于推动消费纠纷有效化解。过去面对消费者投诉,一些商家往往摆出“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对于消费者的合理诉求敷衍塞责,对于有关部门的调解置若罔闻。如今不同了,消费投诉信息公示,晒出了商家的“家丑”,倒逼商家化压力为动力,主动与消费者和解,配合有关部门调解,及时把消费纠纷化解在源头和萌芽状态。公示平台还设有专门的“企业服务”模块,可以通过12315数据赋能引导商家规范和改进经营行为,提升消费纠纷的处理和预防能力。

  此外,有助于引导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买家没有卖家精”。有的商家之所以敢忽悠欺骗消费者,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享受“一锤子买卖”的暴利。随着消费投诉信息公示机制的全面启动,经营者“割韭菜”的伎俩再也玩不转了。对于投诉量居高不下、和解率低的商家,消费者自然会选择用脚投票。这必然会对市场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正向激励,引导广大经营者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世相浅见
投诉信息公示助力放心消费
“限时限次如厕”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
关爱“银发族” 做好“暖科普”
破解“儿科医生荒”,提升获得感是关键
衡阳晚报版面六A06投诉信息公示助力放心消费 2023-12-20 2 2023年12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