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12月19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树成树 让花成花

  ■宁朝华

  如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家里的两个孩子性格亦是截然不同。大的打小就比较腼腆、害羞、好静,言语不多,时间观念不太强,做事情有些磨磨蹭蹭,而且,还有那么一点点固执。

  如同天底下大多数做父亲的一样,心里总有一个对家中男孩子理想模样的期待,他需要积极阳光,生气勃勃,处事果断,坚持而不固执,耀眼而不张扬。现实与期待的极大反差,常常让我对他自以为毫无过错的举止生出无名之火来,一度导致双方关系十分紧张。

  小的可爱自是可爱,但却少了几分女孩子应有的文静和矜持,心里一有委屈便会瞬间放声大哭,眼泪滂沱,一高兴就会手舞足蹈,毫无顾忌地将家里弄得一团糟。我尝试用各种各样的说教想要改变她一些,起初她会装出认真聆听的样子,但一转身,便用自己最真实的表现将我的努力还原成了笑话。

  孩子的生命就像汩汩流淌的小溪,自然地发出他们独特的声响,自在延展出他们不规则的走向,在时光长河里不断成长壮大,然后发着自己的光,激荡起自己的浪花。而我们横加阻拦和主张的,究竟要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的确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

  在这个问题上,老一辈似乎看得更加通透。见我训斥孩子多了,父母亲便时常叮嘱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顺其自然就好。确实,对于我们这一代,父母除了负担孩子最基本的吃穿住用,其他的大多无暇顾及,岁月会在我们面前敞开一个空茫的通道,每个人都要去领受自己的宿命,有人在贫困与辛苦中振作,有人选择了妥协与沉沦,我们在人间的万千形态,汇聚成了一个时代复杂而苍凉的背影。

  教学生读《我与地坛》,自己每每被文章中深沉厚重的母爱所感动。孩子是母亲的命,当他在风华正好的二十岁年纪上忽然残疾了双腿,漫长的余生将要与轮椅为伴,要面对人生坍塌所带来的无可预知的磨难,一个母亲内心究竟要承受多大的痛苦,我们自是无法完全体会,但深知,从此她的生命将要在深渊里泅渡,在悲哀中浮沉。且看史铁生的母亲是怎么做的吧,孩子动身去往地坛游荡时,她无言地帮他准备,扶他上轮椅车,目送他摇车拐出小院,甚至还会轻描淡写地说一句:“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这一状况,持续了好几年,面对儿子冰冷的沉默,她始终没有说出过哪怕一句“你为我想想”。

  许多年以后,史铁生才真正明白,母亲轻描淡写的话语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安慰,是祷告,是提示,也是恳求与嘱咐,才明白自己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母亲是怎样的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内心怀着多大的痛苦与惊恐,才彻悟母亲那看似平淡的表情与举动中所蕴藏的良苦用心: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

  这样的母爱是深刻的,也是令人震撼的。一个曾无比绝望的残疾青年,就在这样顺理成章的自我觉醒中,最终让生命抵达了一个无比辽阔的境地。

  贾平凹说:“有些人来了去了,有些人近了远了。你看,匆匆一年又是秋。岁月不堪数,故人不如初,不过在人间暂坐,却要历经万千沧桑。”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有些人注定要像树木一样向上生长,有些人注定要像小草一样匍匐于大地,当然,有的人也注定要活成尘世中的一朵花。当发现竭尽心力成为多余或者徒劳时,那么我想有必要保持适当的沉默和克制,安静地守候与陪伴就好,相信时间总有一天会给他一个最贴切的答案,那时候,生命中积聚的力量被唤醒,一定有着超乎寻常的强大。

  那么,就让树成树,向着天空的方向,达到他想要的高度;让草成草,扎根于泥土,活出他足够的韧性与张力;让花成花,尽情地绽放,在人间留下他隽永的香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让树成树 让花成花
且待南山雪消息
山村的雾
衡阳晚报版面七A07让树成树 让花成花 2023-12-19 2 2023年12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