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潇泓
三年级的阿聪放学回家,丢下书包,拿起拖把就准备拖地板。
妈妈见状,心中窃喜:上学就是好,让这孩子通气了,学会了分担!
“妈妈,我开始拖地了,你快来给我拍视频!这是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阿聪对着妈妈喊道。
“这也叫家庭作业?”妈妈有些疑惑。
“对,这也叫家庭作业。老师说,它是另一类家庭作业,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名叫‘帮妈妈做家务’。做作业要拍成视频,发给老师验视。妈,你准备好,我拖地了。”
妈妈听了,不敢马虎,连忙打开手机的镜头对准了阿聪,“聪聪,我开拍了。”
阿聪闻言,便先做了一个拖地的造型,接着象征性地拖了两下,说:“停,不要拍了!你还不赶快发给老师?”
“你没拖完,就发给老师?”
“不要拖完了,老师没强调把地拖完,只强调发视频呀。”阿聪说着便把拖把掷在地板上,伸手拿起茶几上的遥控器打开了电视,看起了《猫和老鼠》。
“聪聪,你怎么看电视了?地还没拖完,做事虎头蛇尾可不行!”
“妈,别叨叨唠唠,行不行?你现在把视频发过去就是。老师看到了视频,就知道我做完作业了。”
妈妈怕惹得阿聪心情不好,便按照他说的办了。
第二天,放学后,阿聪嚷着要洗碗。准备好洗碗那套把式后,他围上围裙,撸起袖子,摆起了洗碗的架势,大喊:“妈妈,你快过来!帮拍视频,我要洗碗了。”
“今天,老师又布置作业了?你先洗吧,待你洗得差不多了,我再拍。”
“不行,立刻拍,马上发过去!老师说,看今天谁是第一个为妈妈做家务。”
“那她怎么知道谁是第一?”
“你好傻呀!老师说,谁的视频最先到,谁就是第一。你还愣着干什么?快拍,快发呀!”
妈妈只好照他说的办了。“拍了!发了!”为了让阿聪放心,妈妈加大了音量。
“妈,这回,我不是第一,也是第二了。你真是我的好妈妈!”阿聪欢喜雀跃,迅速脱去围裙,匆忙离开了洗碗池边。
“聪聪,别走!你把碗洗了呀。”
“妈,我要的是结果,过程不重要。碗,还是麻烦你洗吧。”
听了此言,联想聪聪做作业的情形,妈妈似乎明白了什么,一丝无以名状的担忧涌上了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