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宇
“哪怕多等10分钟,多敲会儿门,多打几次电话,也不能把餐放到门口就走,必须亲手交给他们才安心。”“我时间挺宝贵的,要跑单挣钱的。”这两句话出自同一人,来自河北保定的90后外卖小哥王鹏飞。
“多等10分钟”,是因为王鹏飞等外卖小哥会在午高峰前为北京一社区的养老服务驿站送餐,这样一来社区里的高龄老人、独居老人的“吃饭难”问题就得以解决。不过,大多数老人腿脚不便、耳背,很难第一时间给予外卖小哥回应,等待自然就是常事了。更重要的是,只有将餐食亲手交到老人手中,才能确认他们是安全的。
从这里说开去。为社区老人送餐毕竟只是外卖小哥工作中的一小部分,跑单才是主业。在“多送多得”的逻辑之下,他们的时间就是金钱。所以,当这条热搜出现在公众视野,感动之余还应该想到,在送餐过程中,外卖小哥肯定也会有需要顾客“多等10分钟”之时,也希望多一份理解。
“完善协商协调机制,推动平台企业合法规范用工、科学调整算法、完善劳动定额标准……”写进了中国工会十八大报告。不得将“最严算法”作为考核要求、完善平台订单分派机制……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 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相信还会有更多更完善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出台,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我们为此持续呼吁,任何一家平台企业的发展壮大靠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算法,任何一份顾客所期待快一点收到的外卖靠的不应是催促。所以说,要关爱那一个个大街小巷奔忙的身影,因为他们是辛勤的劳动者,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