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理
在刚刚结束的这个长假里,“出租伴娘”成为了一种新潮的兼职方式。
据报道,1997年出生的小刘在深圳从事跨境电商工作。9月28日,长假前一天,她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发布了“出租”自己做伴娘的信息,很快就接到了两笔“订单”。“以前给闺蜜做过伴娘,感觉很有趣。”
对于年轻女性兼职做“出租伴娘”,舆论意见不一。有的表示支持,认为只要用合法的劳动挣钱,就无可厚非,而且这也是一种人生体验,可以扩大朋友圈,结识更多朋友。而反对者认为,这种兼职会多少让人觉得“不正经”,有些“暧昧”,可能会遭遇骚扰。
“出租伴娘”的存在,显然满足了某种市场需求,对这类兼职应给予尊重。同时,也需要予以规范、引导,保护兼职者的合法权利,防止藏污纳垢。从部分“出租伴娘”的亲身经历看,当前确实存在对这类兼职的偏见,甚至恶意。
部分人对“出租伴娘”进行恶意骚扰,与他们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这一兼职有关。而在平台监管不力的情况下,一些人更容易把自己的这种“恶”释放出来。“正经姑娘怎么会去当出租伴娘”,类似的认识,是对“出租伴娘”的歧视与偏见。这样的偏见,不但会影响这类兼职的健康发展,也会让这类兼职充满职业风险。
这就需要全社会转变对这类兼职的看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求的变化,新职业会不断涌现,不能再用传统、老套的职业观,看待新职业,“另类职业”“另类兼职”这类说法也应该淡出。因此,面对“出租伴娘”这种新潮的兼职方式,我们需要做的是对其进行规范、引导,而不是抱有偏见,甚至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