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10月12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尊重观众的“注水剧” 还能走多远?

  ■杨  阳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电视剧、网络剧、网络电影规划备案和内容审查等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提出继续加强“注水剧”治理,并针对部分剧集以拆分成上下部、拍摄多季等方式规避集数要求的问题作出更为精细化、更具操作性的规定。这是进一步规范行业秩序、引导创作质量提升的积极信号,引发业界普遍关注。

  “注水剧”即被人为拉长剧情的作品,涉及内容生产、制作、播出等多个环节,大致分为几种情况。一是人物设定喧宾夺主。剧中配角戏份过多,这虽能使次要形象更加生动饱满,却背离了“配角之戏在精不在多”的创作规律,更导致主角与配角之间界限模糊。二是故事情节弃简就繁。有些剧集故意用拖慢动作节奏、废话当台词等方式拉长剧情,抑或“戏不够情来凑”,稀释剧集应有的情节黏度和叙事张力。三是制播方式花招频现。通过空镜头、回忆镜头等形式对同一素材进行反复剪辑利用,或增加前情提要、先导预告时长,或把剧集拆分成几季分别播出。

  为何“注水”现象会大行其道?这是多方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动机的驱使下形成的一种默契。国产剧版权主要采取“按集计价”的交易模式,所以当制作方和播出机构约定好单集价格后,增加集数成为快速提升盈利能力的捷径。播出机构在播放剧集前,也可能对作品进行再度“注水”。因为集数越多,广告承载空间越大,获得的广告收益越高。

  事实上,我国影视业当前已进入深度调整期,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剧集由长入短,精品化、专业化、多样化已成大势所趋。数据显示,全年全国生产完成并获得发行许可的电视剧,已从2016年平均每部44.6集降低至2022年的33.0集。

  在视听文艺供给愈加丰富多元的背景下,观众的审美需求和艺术品位大幅提升,对剧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纵观当前的全球剧集市场,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普遍专注于短剧,即以高额的投入和较长的制作周期深耕短小精悍的剧集。再看国内市场,网络微短剧等视听文艺新样态以“微而精、短而美”为观众打开新的审美空间,显露出不容小觑的发展潜力。试想,当观众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牵引高质量供给,又创造更高品位的审美需求时,不尊重观众的“注水剧”还能走多远?

  在快速发展且充满竞争的市场环境下,阵痛期考验和结构性调整不可避免。要想挤掉“注水剧”的水分,打造更多高品质作品,需要从审核立项、制作播出、宣传营销等各环节,形成一套有利于发挥市场优胜劣汰功能的体制机制。当然,我们也需认识到,整治“注水剧”不能一蹴而就,还需要经过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但阵痛是为了新生。唯有敬畏观众、潜心创作、遵循艺术规律,下好利于当前和立足长远的“一盘棋”,才能让剧集市场呈现一派风清气朗、健康发展的动人景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世相浅见
不尊重观众的“注水剧” 还能走多远?
手机追回后别忘追责
何必对“出租伴娘”有偏见
酱香“老铁”碰瓷不可取
衡阳晚报版面六A06不尊重观众的“注水剧” 还能走多远? 2023-10-12 2 2023年10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