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炜
儿子下半年就要上大班了。小家伙从出生至今,几乎每个夜晚是我带着睡觉的。这既弥补了我以前与妻子过着牛郎织女般生活,没机会陪伴女儿成长的遗憾,又使我不惑之年体验了养儿育女的不易与艰辛。
为了给儿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我们没给报任何的兴趣班,只为让他尽情玩耍。虽是如此,我心里还是有些忐忑,担心儿子输在起跑线上。小家伙上中班后,我便利用每晚睡前的时间,教他读古诗、背《三字经》。你还别说,开始小家伙热情挺高,学得有板有眼,可三个月时间不到,兴趣荡然无存,无论我用尽浑身解数,他不是装睡,就是吵着闹着与我“唱反调”。儿子的“反抗”,我很是恼火,没想到我一遍遍苦口婆心,换来这样的结局,气得我真有种想把地球点燃的冲动。
妻子见我们关系闹得如此紧张,赶紧过来当“和事佬”。她说,宝贝不想学了,不妨早点睡,聊聊天、说说悄悄话,其实也是不错的选择,并指出,我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周一背唐诗、周二记单词、周三脑筋急转弯……天天安排得满满当当,孩子难以消化不说,还影响睡眠和身心健康。
妻子的话,令我如梦初醒。
我不再像过去那样进行睡前教育了,每次都换位思考,心平气和地站在他的角度,春风化雨般聊天交流。没了往日学习的压力,小家伙兴奋不已,不但绘声绘色向我讲述幼儿园的大事小情,还津津乐道说与爷爷逛超市、进菜场的见闻,以及在电视、绘本图册上看到的稀奇古怪的事。这时,我深刻认识到,儿子长大了、懂事了,不再是襁褓中的宝宝,他有思想、有主见,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认可,需要有时间和空间去思考,而我盲目跟风进行早教,利用睡前一点儿时间教这学那的,显然是不妥的。
从那之后,为了使我们父子间的交流互动变得不枯燥、有温度,我根据季节变化、节气转换等,将一些生活常识、安全知识等融入交流互动的话题。一段时间下来,我和儿子关系变得甭提多亲密了,亦让他对生活中的许多事、许多物心生好奇、充满无限遐想。
眼下,到了晚上睡觉时间,不用大人催促,小家伙便迫不及待地爬上床,静待与我开启说悄悄话的模式。而我呢,也乐此不疲,幸福赴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