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鹏
八达岭长城官方微博消息,6月11日16时许,游客在八达岭长城游览时发现一男子在城墙刻字,并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事件发生后,八达岭长城景区立即启动执法程序并向有关执法部门报案。
经调查,刻字人于6月11日7时许到八达岭游玩,行至北七至北八之间,用钥匙在城墙内侧刻划名字。此人不仅在八达岭长城上刻字了,还发了短视频显摆。无疑这种显摆不仅是无知的,更多的程度是嚣张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警方已经对刻划行为人处以行政拘留5日、罚款200元的处罚。此外,根据《八达岭长城景区破坏文物行为惩戒办法》,将此人列入不文明旅游“黑名单”,延庆区12家等级景区将对刻划行为人实施联合惩戒、不予接待。
一次次的“到此一游”的处罚,却出现了一次次的“到此一游”的刻字。为什么我们就治不了“某某到此一游”?其实,说白了就是处罚不能挠痒痒,只是呼吁只是倡导,是治不了“到此一游的孙猴子”的。换言之,我们的处罚方式、处罚标准,就应该是“五行山”那样的严厉。
这让笔者想到了2022年的一则相似新闻:发生在世界自然遗产地贵州梵净山的“金顶刻字案”当年进行了宣判。游客陈某某在梵净山游览期间,在景区里刻了几个字 ,最终付出了12万多元的代价,轰动全国。全国景区都禁止此人旅游,成为了“旅游界不要的人”。
治理“到此一游”的刻字乱象,需要重拳出击。既要有纳入黑名单的“不再欢迎”,还得有痛彻心扉的“重金处罚”。此外,对于景区而言还需要多加强巡查,要能够是“及时制止”,而不是“事后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