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星星写剧本,为祝融号做“好莱坞大片”,这样的天文馆你爱了吗?近日,6个“90后”建了一个“线上天文馆”,用讲故事的方式给孩子们讲宇宙。在他们的故事中,星星有着不同的性格、爱好,会孤独、也会热血。这座“线上天文馆”面向青少年做有温度的天文科普内容,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点评:“上知天文”短视频账号基于定位,抓住了青少年群体对天空和宇宙的天然向往和好奇心。在讲述火星探测器祝融号的视频中,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其在成功率只有20%的情况下,历经重重考验,成功登陆火星的故事。不少网友评论表示“看得热泪盈眶”“看出了好莱坞大片的感觉”。能够让人看完之后有感有悟,这也许就是科普的意义所在。平心而论,我们正需要这座“线上天文馆”,从故事中贴近宇宙,更从故事中感受中国航天事业。或许看了这些科普视频的青少年当中,就有未来投身于中国航天事业的航天人。
2.近日,“请回答,余华”主题展在北京一书店举行,展览围绕余华的四部重要作品《文城》《活着》《兄弟》《第七天》组成“余华世纪套装”,串联起这位作家的写作历程,以及这四本书铺陈开的百年中国故事。展览中,针对年轻读者的提问,余华站在他们的角度的回答,戳中了大家的内心。网友纷纷表示:“余华老师,懂我!”“我的互联网嘴替”“呜呜呜太感动了!真没想到余华老师这么理解我们”……
点评:“余华太懂现在的年轻人了”,这份“懂”就体现在没有拿常见的价值观去理解和定义这些现象,而是把看似负面的东西用平和的话语解释开来,其中蕴含着一种精神的强大。当下的年轻人不妨从中获得一些启示,以坦然面对、冷静思考的态度观察和看待自身的问题,如此才能做到不苛责自己,也不陷入焦虑迷茫的怪圈。
3.近日,南京市民孙女士向记者反映,5月25日,她在南京市六朝博物馆内借了一个“搜电”共享充电宝,使用1小时按时归还,按理说只需要付5元,但第二天凌晨显示要扣费70元。奇怪的是,归还充电宝时,孙女士特意等到充电宝插入充电机柜、并确认指示灯重新亮起来后才离开。孙女士纳闷了,共享充电宝归还后为啥还在计费?
点评:共享充电宝系统出了故障,却让消费者多花钱,这种算法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笔者认为,该好好治治共享充电宝“好借难还”的侵权病了,而治病需要多个责任主体共同参与,共开药方。相关部门应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提高处置效率,依托法律和事实支持消费者的维权诉求,针对投诉问题较多的运营企业,还应采取约谈、限期整改、曝光警示等措施。如企业涉嫌利用系统多收费,涉嫌欺诈,即启动调查程序,严格追责。
综合新华网、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