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月14日至20日,是2023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主题为“推进城市节水,建设宜居城市”。日前,水利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节水宣传教育的指导意见》,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加强资源节约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加快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
点评:水作为人们每天工作、生产和生活的必须要素,在个人生产生活和社会运转体系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此次《指导意见》提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和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多形式多层次开展节水宣传教育”。从思想上、认识上提升节水意识,引导每个人都争做节约用水的示范者,构筑起全社会节约用水的一道基础堤坝。加大全社会节水宣传教育,逐渐构建起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节水护水良好氛围,节约用水就一定会事半功倍。
2. 最近一段时间,喜欢歌曲的朋友会发现,一些播放平台推出了一款新技能“AI歌手”。这些“歌手”通过模仿成名歌手,用几乎一模一样的音色和腔调来演唱歌曲,从而引发了平台内外热切的关注。整体来看,目前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对“AI歌手”给予了高度赞美。然而,随着流量的持续增加,背后隐含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点评:具体而言,“AI歌手”主要涉及两方面的法律问题:一是声音权。声音和肖像一样,也有人身属性。二是著作报酬分配权。换言之,“AI歌手”是一种音乐创新模式,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对于市场中的新事物,我们还需要宽容对待。但是,要想让这种技术更加成熟,更有利于歌曲的传播,并且让老百姓获益,就需要各方高度重视法律问题,让各方在互惠互利中同向而行。
3. “五一”假期,文旅市场升温,各地古镇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地。放眼望去,处处是排起长龙的小吃摊位和“今日客满”的民宿招牌。然而,面对旺盛的旅游需求,古镇同质化现象让一些慕名而来的游客感到失望。大同小异的外观设计,千篇一律的制式产品,连商业业态都有些雷同,烤肉、酒吧、网红奶茶、手工银饰……你有我有大家都有。
点评:古镇是我国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用好这笔资源,既能为当地带来旅游收入,也能满足游客旅游度假的需求,还能为保护古镇历史文化提供资金支持,是多赢之举。把握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凸显地域文化特色,进行良性商业开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古镇定能让当地居民诗意地栖居,也能让远道而来的人们体会到“诗与远方”的美好。 综合新华网、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