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 添
近日,#大胆请假拒绝请假耻辱#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引发大量网友关注与讨论。
“每次请假都要心里准备好久,然后编辑文案很久,等回复又很忐忑”,这样一句描述成为了当下众多“上班族”的真实写照,无疑触动了不少“打工人”本就疲惫脆弱的内心。对此,不少网友纷纷感慨到,“这不就是我吗”,许多对现状深深的无力和隐藏于内心已久却不敢流露的愤懑,借此得以抒发。话题“大胆请假,拒绝请假耻辱”,由此成为了大家的发声口号和共鸣点。
首先,我们应当明晰的是,请假是一种正当的行为,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种合理选择。必要的请假,可以帮助我们依据自身状况调节体力和精力,在短暂的休整后,我们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后续的工作生活中去。因此,请假是对劳动者个体的尊重,更是对职工的一种负责,我们有必要对其正确看待和审视。
但在某些职场文化中,普遍存在着“请假耻辱”的思想——请假被认为是一种懒惰和逃避责任的表现,长期以来形成了无人点破的潜规则和人尽皆知的“共识”。因此,除了职工本身要破除“请假耻辱观”,更重要的是要让这一正当权利回归本位。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因而,请假在法律框架中得到保障和规范,而在实际落实当中,也应确保员工的权益得到合理保护。
我们需要倡导一个健康的职场环境,这不仅能让劳动者充分享受请假的权利,让健康的“请假观”如星火燎原般蔚然成风,更能让劳动者有更好的体力和精力投入工作,从而使得社会的运作效率得到更大程度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