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11月29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反向式育儿” 重在一个“度”

  ■许华凌

  近日,一位黑龙江妈妈分享了一段“反向式育儿”的视频火了。在仅有0℃的天气,3岁的女儿执意穿单薄的公主裙出门,并振振有词地“讲道理”:“动画片里的公主就是在冷的地方”。妈妈就想让女儿亲身体验一下,并同时跟在她后面询问:“冷不冷?”不少网友看后表示,“让孩子感受一次会比说教一百次效果还要好”“只有让她感受了她才能真的懂”。

  所谓“反向式育儿”,就是家长模仿孩子的行为方式来处理与孩子的关系,让孩子体会一下不听话、耍脾气、不讲理的真实感受,从而让孩子认识到这种行为是错误的。这种“体验性温柔惩戒”式教子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但笔者认为,在实际运用中把握好一个“度”是关键所在。

  首先要把握好“管”与“放”的度。“管”得太多,适得其反。心理学上有一个特有意思的现象叫“超限效应”。如果来自家长的强制约束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就会使孩子感觉不耐烦,甚至产生心理逆反。是不是家长就要放任孩子“自由生长”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管理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分寸。“反向式育儿”之所以这么流行,除了很多家长舍不得对孩子打骂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年轻的父母们看到了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尝到了“反向式育儿”带来的成功。但同时一个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也相伴而生,这就是“反向式育儿”不能过无不及,“放”要有度,不等于放任。

  其次,要把握好“反”的度。科学表明,“反向式育儿”教育方式要讲究尺度。前提是,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安全感,而且要在孩子有一定独立能力的时候实行。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科学地教育孩子,既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又能加深彼此的感情,让孩子越来越爱学习,越来越爱家长,越来越自立自强,这才真正达到了帮助孩子成长的目的。这样的家庭培育出来的孩子一定会非常优秀,家庭幸福指数也会很高。

  再者,还要把握好传统式育儿与“反向式育儿”的融合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不管哪种育儿模式,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没有哪一种教育方法是“万能”的。所以,家长们要把握好传统式育儿与“反向式育儿”的融合度,只有适度的反向育儿,注意积极引导和陪伴,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孩子。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家长一定不要对孩子过于宠溺,也不能过度严苛;既不能固守传统育儿的窠臼,也不能唯反向育儿是尊,而是要掌握好尺度,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既要做孩子的生活料理者,更要做孩子成长的引领者。如此,才不失为是新时代合格的家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世 相 浅 见
“反向式育儿” 重在一个“度”
“素颜上阵”才是硬核
延伸阅读场景 让书香弥满城市
对“超长预售”需“超前监管”
衡阳晚报版面六A06“反向式育儿” 重在一个“度” 2022-11-29 2 2022年11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