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刚结束不久的电商购物节中,国货品牌成绩亮眼。某平台热卖商品榜前100中,国产商品占比超九成。甚至在消费中出现“反向海淘”,即不少海外消费者通过国内电商平台购买“中国货”。不少网友感叹,“过去电商购物节都是外国大牌唱主角,现在国货品牌已在追赶中实现逆袭”。
点评:相关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国潮消费由90后、00后贡献。越来越多的年青一代钟情于新国货,已成为国货消费中不可小觑的主力军。新一代年轻群体出生并成长于中国经济快速腾飞的时代,由此带来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让他们能够以更平和的心态和平视的视角面对那些进口大牌。他们追逐国货,追崇国货产品中被重新现代化演绎的传统文化元素,并在消费国货的过程中实现个性的彰显、自我意识的表彰与身份的认同。这一轮国货的快速崛起,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喜和振奋,也让之后的竞争更加激烈和残酷。消费互联网等红利总有消退的时候,唯有长期保持稳定的核心竞争力,以硬实力代言“中国制造”。
2.近日,浙江杭州下沙中学安排晚上看世界杯,当天不留作业。据该校校长表示,世界杯上不放弃的精神值得孩子们学习,学校会尽可能让孩子们在合适的时间观看世界杯。
点评:作为足球运动最高赛场的世界杯,除了比拼各支球队排兵布阵的策略战术和球员的个人技术外,还比拼各支球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不到终场哨声响起的那一刻,谁也不知道比赛的最终结果。让学生感悟世界杯比赛带来的冲击力,在潜移默化之中理解、培养、提高团队精神、拼搏精神,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将成为一个人一生的宝贵财富。再者,失误、失败是足球比赛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观看世界杯比赛,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坦然接受失误、失败。对于今天的青少年学生来说,亟需补上学会接受失败这一课,看世界杯比赛或许正合适。
3.到了饭点,外卖摆上桌后先支起iPad或手机,之后再吃饭,这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用餐的“新潮流”。近来,大家又为这种“下饭”视频或音频播客发明了一个新名词——“电子榨菜”。
点评:对热衷于“电子榨菜”的青年人来说,边吃饭边享用“电子榨菜”,意味着暂时将工作和生活压力放在一边,享受一段轻松愉快的独处时光。“电子榨菜”固然美味,却也需要我们保持警惕,“电子榨菜”吃得过多过杂,会影响肠胃功能,引发“消化不良”。
综合新华网、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