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面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8月30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衡阳县联洋村:
特色种植为乡村振兴 插上腾飞的翅膀
村民正在运送采摘的猕猴桃。

  ■文/通讯员  王   勤   邱   鹏

  图/通讯员  钟仲华

  本报讯  眼下,正是红心猕猴桃成熟收获的季节。衡阳县三湖镇联洋村猕猴桃种植基地,100余亩红心猕猴桃已陆续进入采摘期。8月26日早上,年近七旬的村民颜邦银吃完早餐,便来到离家不远的猕猴桃种植基地,开始采摘猕猴桃。“没想到我这么大年纪,将家里的6亩地流转给基地种猕猴桃后,每年能领到2400块钱流转费,加上在基地打工,每月可拿到2000多块钱工资,收入还可以!”颜邦银高兴地说。像颜邦银一样,当天共有10多名村民在基地里忙活。

  走进猕猴桃种植基地,笔者发现,绿油油的藤蔓枝枝相连,枝叶间挂满了密密麻麻的果袋,随手撕开一只套袋,里面的果实圆润饱满,散发着淡淡的果香,让人垂涎欲滴。基地聘请的农技专家施健生介绍,对果实进行套袋,既能改善果实的外观,提高果实的商品性和经济效益,又能减少尘埃及农药对果面的污染,让广大消费者吃得更放心。

  2016年春季,湖南绿态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联洋村流转土地100余亩,开始试种品种为“金艳”的黄心猕猴桃。经过两年的精心管护,2018年开始试挂果。试种成功后,2019年,基地种植猕猴桃300余亩。人勤地不懒,地内出黄金。今年,基地2016年种植的猕猴桃已进入丰产期,亩产可达4000斤左右;2019年种植的猕猴桃,已经开始试挂果,亩产在300斤以上。“到2024年,基地种植的400余亩猕猴桃将全部进入丰产期。届时,平均亩产可达3000斤以上。”基地负责人刘银莲信心满满地说。

  种植猕猴桃只是联洋村发展特色种植的一个镜头。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过去,联洋村一直以传统的“稻谷+稻草”为主,村民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外出务工。为帮助村民实现田里淘金、山上赚银,村里决定,引进企业来村里投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2015年春,湖南森成果林科技有限公司在流转的土地上开始种植名优特水果,拉开了联洋村发展特色种植的帷幕。“目前,公司种植的面积已扩大到1500余亩,品种近20个,真的是季季鲜果纷呈,月月瓜果飘香。”公司董事长方紫蓝说。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今年年初,联洋村被县里确定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联洋村党总支书记李少年表示:“今后,村里还将引进公司来发展规模养鸡、养猪等生态养殖产业,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让村民共享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红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保安拾金不昧 “救命钱”失而复得
“巧手果盘” 拼出“初恋的味道”
特色种植为乡村振兴 插上腾飞的翅膀
上门服务 助推产品“走出去”
车辆拍卖公告
衡阳晚报版面五A05特色种植为乡村振兴 插上腾飞的翅膀 2021-08-30 2 2021年08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