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昌俊
越来越多的网站和平台加入适老化改造行列中来。日前,媒体报道,为让老年人用手机挂号更顺畅,浙江省对预约诊疗服务平台进行适老数字化改造,发布了“关怀版”。凡是60周岁及以上的居民,打开“浙里办”App,进入预约挂号界面,就会跳出“关怀版”界面推荐。与“普通版”界面相比,“关怀版”最直观的改变是字体、按钮等都放大了,功能更简洁。并且,如果操作仍有困难,老年人可在界面上直接选择“电话预约”,通过电话人工挂号;或是用“语音助手”,说出医院、科室等信息,系统会自动匹配进入相关页面。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关怀版”不只是限于放大App界面的字体、图片等,有需要的老人还可在页面直接选择电话预约或语音助手,此一功能优化进一步降低了老人的使用门槛。
这一做法,提供了一种启示。那就是,当前的网站、App,尤其是带有公共服务属性的网络应用平台,推进适老化改造,不能仅是简化操作,如放大字体等,还应更进一步,从老年人最需要的服务出发,有针对性地整合功能、资源,以更简便的方式为老人提供更多服务。
当然,应该明确的是,推进网络应用适老化改造,是要帮助更多老人跨越数字鸿沟,而不是将他们推向对网络的沉迷。一些网站在改造过程中的“小心思”“小动作”,应被及时叫停。事实上,工信部已明确要求,适老版界面、单独的适老版App中,严禁出现广告及插件,也不能随意出现广告或临时性的广告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