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周 琪 周瑞华
实 习 生 易玉娟 倪子昀
图/张志伟
本报讯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7月6日上午,祁东县启航学校的校园里传出了孩子们委婉动听的合唱声。这不是平常的音乐课,而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的青春志愿服务小分队带着《同心歌唱》公益课堂走进了位于官家嘴镇的这个偏远乡村学校,走进了留守儿童的心里。
7月5日—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特别策划《同心歌唱》走进衡阳,央视著名主持人尼格买提先后来到衡阳县夏明翰故居和祁东县启航学校,与留守儿童共同参与节目录制。《同心歌唱》是一档以学习党史、重温经典为主题的大型综艺节目。“同心”既代表祖国未来的“童”心,也是中国年轻一代同心向党的青春风貌的集中展现。该节目由广播专题节目、公益支教、云端音乐会三部分组成。此前,已完成了山东济南、四川北川两站,第三站来到了衡阳市。
“‘洋船水上漂,洋旗空中飘。洋人耍威风,国耻恨难消。’这是夏明翰幼年时期作的一首诗,痛斥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7月5日下午,尼格买提为祁东县启航学校的孩子们在夏明翰故居上了一堂特别的微党课。在参观过程中,尼格买提向孩子们细细讲述夏明翰烈士对真理执着追求的信仰坚守以及舍生取义的革命精神,引导孩子们要从衡阳这片红色热土吸收深厚养分,勇于担当、茁壮成长。
7月6日上午,在节目组的邀请下,北京天使童声合唱团指挥田西洋老师对同学们发声的一些问题进行指导调整。名师的指点,加上“小尼哥哥”在边上陪练,小朋友们唱得特别认真。“我要用最好的歌声,告诉全国人民,我们生活越来越好。”留守儿童合唱团学生周诗琪兴奋地说。
去年以来,我市持续推进“百千万‘艺术童伴’——留守儿童关爱工程”,构建“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四级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体系,通过结对子的形式,帮助乡村学校组建合唱、器乐、舞蹈、书法、绘画、手工制作、戏曲、体育等各类兴趣小组,培养留守儿童的艺术兴趣和艺术素养,引导广大留守儿童乐观开朗、积极向上、自信自强,并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衡阳经验”。去年11月20日,我市成功获评第六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
为抓好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教育,今年,我市创新开展“童心向党·向阳而生”——百校网红讲“四史”主题活动,将学校“网红”师生的成长励志故事、身边榜样的先进事迹、英雄先烈的革命故事等作为思政课件的活教材,打造百堂“网红思政课”,擦亮了百校网红讲“四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