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敏飞
近年来,随着文物、文博类节目和相关影视作品的增多,很多名胜古迹、文物文博被人熟知。在这样的现实下,文创产品的市场也是日渐火爆。夏日到来,文创雪糕备受关注。文创雪糕,几乎无所不包,有的是标志性建筑,如北京前门、武汉黄鹤楼、敦煌莫高窟等;有的是特色动植物,如玉渊潭樱花、圆明园荷花、故宫脊兽等;有的是人物形象,如西湖梁祝、成都武侯祠景区刘关张……
文创雪糕的走红,的确能带来一些现实的利好,它既宣传了相关文物,传承了传统文化,又能带来不菲的经济收入。比如玉渊潭樱花雪糕,仅清明小长假3天就卖出4.7万支,趵突泉雪糕在“五一”假期销售了600多箱1.9万支。此前,不少报道都指向于一点,对很多文物古迹来说,若是文创产品能出圈,便可最大限度地减缓保护上存在的“经济困境”。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在这方面的作为,可以算是一个范本了。
故宫的确只有一个,但走心的文创产品,却是值得所有文物古迹学习的。但遗憾的是,如今的文创产品,很多依然存在创新不足、依葫芦画瓢等现象。以此次的文创雪糕而言,一些地方的文创雪糕存在价格高、品质低、盲目跟风等行为。对任何文创产品来说,都必须“走心”,要有“创新”。做任何产品,若是空有外壳,没有内容,注定是无法长久的。
换言之,文创雪糕可以有,但不能是东施效颦,这是底线。此外就是,“经济唱台”也要有度,不能舍本逐末。唯此,文创产品市场的发展才是健康的发展,也才能行稳致远,最终反哺于文物的保护,形成必要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