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仝宗莉
“凭准考证可享受八折”“准大学生出游享优惠”……高考战鼓方歇,另一边商战大戏已经启幕。各路商家摩拳擦掌,争抢1078万的庞大高考生群体,准备在近3个月的超长暑假里掘金。
抛开商家炒作的因素不谈,“后高考经济”席卷夏日是不争的事实。旅游、学车依次安排,美容、减肥马上就办……高考之后,从城市到乡村,从饭馆到商场,从驾校到旅行社,广大高考生安排着这难得的近3个月假期。
市场就是指挥棒!高考生群体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活力,为休闲旅游市场、数码家电市场等各行各业带来的商机令人欣喜,也倒逼商家使出浑身解数,为他们学车、旅游、餐饮等开辟“绿色通道”。比如有驾校推出凭高考成绩单报名活动,考多少分就优惠多少元;不少手机专卖店打出了“学生购机节”等促销活动。
高考考生为休闲旅游、数码家电市场等行业带来了可喜的商机,尽管如此,“后高考经济”浪潮越热,越需要保持冷思考。首先,高三毕业生刚刚成年,还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面对五花八门的消费需求,应有所取舍。家长和孩子应秉持正确消费观,辨清哪些是噱头,哪些是刚需,避免盲目攀比、奢侈浪费。
其次,青少年社会经验严重不足,家长要当好把关人。铺天盖地的促销信息中很多只是噱头,且不可避免存在个别无良商家故意挖坑。以“微整”为例,医美行业有不少“虚假宣传”,且事故时有发生,绝对不能为了爱美之心忽视安全。包括治疗近视手术选哪家等,都需要提前做好功课、摸清底细。
此外,监管部门也应未雨绸缪,加强特殊时期的市场监管,为孩子们的快乐假期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