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嘉林 通讯员 欧巧玲
本报讯 近日,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成功为一位女患者摘除重达7.5公斤的巨大腹腔肿瘤,患者治疗6天后康复出院。面对如此大的肿瘤,手术切口最大约3厘米,从“巨创”实现微创,真正体现该院在腹腔镜微创手术方面的优势。
家住常宁的杨阿姨今年67岁,最近肚子慢慢“鼓”了起来,由于没有明显症状,杨阿姨就以为是“发福”了,没有在意。然而,在当地医院一次体检中竟发现腹腔有一个大约35×25×18cm的囊性肿物。这一结果让杨阿姨及家人忧心忡忡,几经辗转,杨阿姨在家人护送下来到了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就诊。
该科经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发现杨女士弥漫性全腹膨隆,腹式呼吸运动减弱,结合腹部CT及MR初步诊断为腹腔巨大囊性肿物,压迫腹腔脏器移位,且有意外破裂的风险。
腹腔里的巨型囊性肿物被很多脏器包裹,如果手术过程稍有不慎的话,就会损伤腹腔里边邻近的一些脏器和大血管,造成严重的后果。面对这场难度极大的手术,对医生的经验、水平都有着非常严苛的考验。如果选择传统开刀手术的话,患者要承受巨大的手术切口带来的创伤痛苦。
经过全科详细的术前讨论和术前准备,该科主任、主任医师吕海涛决定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微创获益留给患者,为患者施行腹腔镜下腹腔肿物切除术,由吕海涛主刀、医师陈灶军担任助手,为患者实施微创手术。
由于腹腔囊性肿物巨大,占据整个腹腔,无法正常建立气腹,于是吕海涛决定先在杨阿姨肚脐上方切1厘米切口建立气腹后,再在腹腔镜指引下在中下腹部打0.5cm和1cm戳卡孔各一个,打开囊肿抽液减压,吸出液体约6000ml后囊肿壁塌陷,行手术切除。术中发现腹腔巨大囊肿与右侧附件、侧腹膜、网膜均有粘连,吕海涛手术团队凭借多年腹腔镜手术经验和过硬的技术,在2个小时就完成了手术,囊肿被完整切除。术中出血量约20毫升,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囊肿称重约7.5公斤,囊肿内液体约7000ml。
为了确保术后顺利恢复,护士长吴红娥带领加速康复护理团队为患者提供了优质护理服务。经过6天的治疗,杨女士恢复良好,顺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