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随着创文工作常态化开展,城市“底色”越来越靓丽
~~~今后三年,我市将建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志愿服务组织体系,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
2021年05月25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树文明标高,“衡阳群众”走在前
今后三年,我市将建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志愿服务组织体系,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
城市绿意盎然 罗 盟 摄
高新区志愿者为居民义剪 ■王 翟 摄

  ■本报记者   金明达   伍施施 

  志愿服务是新时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市精心打造“衡阳群众”品牌,让“北有朝阳群众,南有衡阳群众”这句响亮的口号家喻户晓。 

  “无走失日”,“衡阳群众”志愿者向全市老人发放爱心黄手环;“520”前夕,“衡阳群众”志愿者为乡村学校捐赠1314册爱心书籍;“五一”假期,“衡阳群众”志愿者纷纷奔赴火车站、高铁站、汽车站,在各交通节点维持秩序、疏散人群、服务乘客…… 

  交通整治、文明劝导,有“衡阳群众”在;扶老助幼、爱心送考,有“衡阳群众”在;打扫马路、保护环境,有“衡阳群众”在;治安防控、网格管理,有“衡阳群众”在;访贫问苦、助残救灾,有“衡阳群众”在……短短两年多时间,“衡阳群众”已然成为衡阳志愿服务一面最鲜亮的旗帜。目前,我市已有近百万名“衡阳群众”志愿者,4666个志愿团队,开展1.8万余场志愿活动。 

  “创建人人有责”的“磁场”也悄然改变着市民的精气神,向善之魂源源不断融入城市品格,衡阳身边好人、道德模范不断涌现。去年至今,陈亮伟等28人(组)衡阳身边好人入选“湖南好人”,其中邹晴等6人入选“中国好人”。从一个“好人”的凡人善举到一群“模范”的身先士卒,这些“好人现象”引发的“好人效应”,成就了整个城市“向善而生”的底蕴和风骨。 

  不久前,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衡阳群众”志愿服务工作组印发的《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志愿服务常态化工作方案(2021—2023)》明确指出,今后三年,我市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为着力点和出发点,促进全市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建立全市人民广泛参与的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实现志愿服务组织体系的全覆盖、有形化。 

  “积小成为大成”,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不断壮大“衡阳群众”志愿者队伍,才能汇聚全市上下磅礴力量,为衡阳经济社会发展闯出新路子,展现新作为,彰显新担当,谱写新篇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人居环境焕然一新,幸福指数一路提升
树文明标高,“衡阳群众”走在前
衡阳晚报版面三A03树文明标高,“衡阳群众”走在前 2021-05-25 2 2021年05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