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资芹
我生于1957年年初,严格来说,刘晓庆大我一岁零两个月。今天在微信朋友群看了刘晓庆一段演讲视频,颇有感触。我与刘晓庆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她踏入社会最初的那段人生之路与我有点相似。刘晓庆很勤奋,最主要的是她有表演天赋,命运注定展现给她的是鲜衣怒马、五彩缤纷的大舞台,而她百折不挠的刻苦精神,成功更是必然。
人生有低谷,有高山,选择坚强进取的生活态度很重要,现实生活不全是岁月静好。刘晓庆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柯察金说的那句话作为座右铭,而我也是如此。的确,“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
我的童年无忧无虑。父亲是建筑公司高级技师,母亲是外贸公司车间负责人。那时的我们学习很轻松,学龄前在玩,上小学还是玩。放学回家后除了玩,受父母的影响,我也常常在父母开垦的菜地上学种点蔬菜。上中学了,我在衡阳市一中住校四年。学校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仍然很宽松,经常组织学生学工、学农、学军。我们觉得学军特别好玩,向解放军战士学习操练枪法,去野营拉练,在本校挖防空洞……快乐的时光仿佛在一眨眼间翻过去,我就中学毕业了。为响应党的号召,我下放到农村。还好,我下放的知青农场条件可以,都是城里来的知识青年。不到一年,因为我的勤奋努力,加之我的文化水平在知青农场中相对较高,我被调到大队小学当了小学代课老师。
1978年在知青返潮中,我被招工进入市无线电二厂。那一批进厂的有60多个知青,我分配在装配车间,工作就是在收音机底板上烧地线桩。1980年我考电大被录取,但厂领导没批准。在父母的支持下,我不带工资学习了三年。毕业回厂做了收音机检验员。1984年初,技术科科长温工出任厂长,他上任后不久就将我调入技术科。温厂长应该是我人生第一个贵人。接着我回到车间当车间主任,一年半以后,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被任命为二厂副厂长。在副厂长的岗位上,我干了七年,管理过生产、供应、销售、财务。1993年初,因为经常在沿海城市广州、东莞、深圳出差的缘故,我被改革开放的浪潮所影响,萌生了下海的念头。
一天上午,我从报纸上找到深圳横岗一个台资企业招聘信息,便请了探亲假前去见习。后被领导发现,说要将我三开:党籍、干籍、工籍。应该是看重我的工作能力,厂里最后对我只做了批评处理。在大家的劝导调节下,我重回无线电二厂合资注塑企业当生产部长,从厂级降为中层干部。因为合资公司待遇较高,也因如此,我打消了再次南下打工的念头。
1994年5月,在广东打工的同事孙喆回衡,在他的引导帮助下,我下定决心做地板砖生意。弟弟在体育广场找到了一个门面,由他出面做起了陶瓷地板砖生意,我和老公做兼职。孙喆是我们下海创业的第一个贵人。
一路走来一路折腾,因为没有把握好市场经济形势,加上国家政策的调控,我渐渐的在建材市场上赢得了屡战屡败老顽童的称号。虽然在建材行业没有得到想要的成绩,但是比起那些被市场淘汰的老板,我还算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人。
2017年底,我已年过60,建材生意需要大量的精力和体力,在家人的劝告下我退居二线,店面由店长承包管理。这几年我并没有歇下来,我常常到市场去查看营业情况,空闲约朋友到处考察。朋友和家人经常开我玩笑,说我这个属猴的就是喜欢折腾,本性难改。然而在我的心里,我认为与刘晓庆这样的人物相比,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奋斗者,我佩服她!
看了刘晓庆的演讲,我又揣摩起潜藏在心底里的那个梦。我还在期望等待适合我的机会,等待遇到助我的人出现。如果等到了,我会再次努力的,我才会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才会无悔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