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瑞华
通 讯 员 李颖婕 伍 品
本报讯 正值春插时节,在衡南县向阳桥街道清竹村的超级稻示范田里,农技人员正在指导农户施肥。作为示范田的“操作工”,农户陈太佳已经和农技人员忙碌了半个月,尽职尽责当好超级稻的“田间保姆”。与往年不一样的是,这片田里栽种的第一季马铃薯已获高产丰收,实现了粮食生产新目标的“开门红”。
今年来,衡南县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指导下,试行“薯-稻-稻”三熟栽培法,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由袁隆平院士团队培育的第三代杂交水稻曾经连续两年在清竹村试验示范基地种植,亩产两次刷新世界纪录。今年,率先试行“薯-稻-稻”三熟栽培法,即一季种马铃薯、两季种优质杂交水稻,实现农田一年三熟,以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